内蒙坝上行---蛤蟆坝(4)

标签:
金秋坝上乌兰布统蛤蟆坝图片旅游 |
分类: 国内游记 |
9月26日下午3点到蛤蟆坝。终于晴天了,一天的沉闷天气和心情也豁然开朗。由于山区太阳落得早,时间赶的很紧。我们来到小河旁做短暂停留,即刻赶到山坡拍羊群。来的正巧,羊群正好走过来,距离有点远。拍照的人很多,有点拥挤的感觉。夕阳打在白桦树上,光影不错。悠闲的马儿给游客们带来兴趣。山丘,夕阳,白桦树,马儿,羊儿,游客们融入大自然的和谐有种心醉的感觉。
蛤蟆坝位于河北与内蒙古交界的乌兰布统境内,是一块高起的平缓坡地,三边是“沟”或低地。这里多丘陵山地,地貌独特,秋天景色绚丽多彩,漫山遍野的红叶,流金溢丹,簇簇红叶中,明黄的白桦叶融合在一起,汇成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图画。南北走向、两山夹一沟的地理形势,沟底一条几乎一步即可跨越的小河,清澈曲折,是牛羊等牲畜的水源地(至于是否盛产蛤蟆没人考证过)。山坡下,沟膛里,依山就势,散落着几十间茅屋草舍和新盖的红砖瓦房。鸡鸣犬吠,炊烟袅袅,很有一种古朴原始的田园风味。
蛤蟆坝的妙处就在“天然”二字。村落不大,隐在沟膛里,如果不停车,即使从村边驶过也难发现。坡面不陡,但沟壑纵横,高低起伏,山顶是一片片白桦树,山腰是一块块不规则的梯田,山麓是三三两两姿态优美的老榆树,在树木的空隙里则是用木栅围成的或圆形或矩形的羊圈、牛栏。没有统一规划,也没有刻意安排,更没有哪位美术家的指导,一切都那样自然,而一切又都符合高低错落、疏密穿插、欹正相成的美学规范。即便初学乍练的摄影人,来到蛤蟆坝,也不必为如何构图而烦恼,因为这里的摄影要素太完美了,随便一按快门,就是一幅画!由于独特的地理结构和人文环境,蛤蟆坝一年四季都很美,尤以秋、冬两季最为迷人。秋季,山分五色,五谷飘香,原本朴素无华的蛤蟆坝,此刻变成了一位身着盛装的新嫁娘,容光焕发,站在村路旁、山坡上,喜迎八方来客。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洗却铅华的蛤蟆坝俨然一位气定神闲的隐士,曾经沧海,看破红尘,宠辱不惊,心静如水,仿佛远远望上一眼便能起到净化灵魂的作用。摄影人的到来使名不见经传的蛤蟆坝名扬四海;蛤蟆坝的无私馈赠也使众多的摄影人在国内外不同影赛中摘金夺银。(来自网络)
晚上入住小红山村小付摄影基地酒店。


























蛤蟆坝位于河北与内蒙古交界的乌兰布统境内,是一块高起的平缓坡地,三边是“沟”或低地。这里多丘陵山地,地貌独特,秋天景色绚丽多彩,漫山遍野的红叶,流金溢丹,簇簇红叶中,明黄的白桦叶融合在一起,汇成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图画。南北走向、两山夹一沟的地理形势,沟底一条几乎一步即可跨越的小河,清澈曲折,是牛羊等牲畜的水源地(至于是否盛产蛤蟆没人考证过)。山坡下,沟膛里,依山就势,散落着几十间茅屋草舍和新盖的红砖瓦房。鸡鸣犬吠,炊烟袅袅,很有一种古朴原始的田园风味。
蛤蟆坝的妙处就在“天然”二字。村落不大,隐在沟膛里,如果不停车,即使从村边驶过也难发现。坡面不陡,但沟壑纵横,高低起伏,山顶是一片片白桦树,山腰是一块块不规则的梯田,山麓是三三两两姿态优美的老榆树,在树木的空隙里则是用木栅围成的或圆形或矩形的羊圈、牛栏。没有统一规划,也没有刻意安排,更没有哪位美术家的指导,一切都那样自然,而一切又都符合高低错落、疏密穿插、欹正相成的美学规范。即便初学乍练的摄影人,来到蛤蟆坝,也不必为如何构图而烦恼,因为这里的摄影要素太完美了,随便一按快门,就是一幅画!由于独特的地理结构和人文环境,蛤蟆坝一年四季都很美,尤以秋、冬两季最为迷人。秋季,山分五色,五谷飘香,原本朴素无华的蛤蟆坝,此刻变成了一位身着盛装的新嫁娘,容光焕发,站在村路旁、山坡上,喜迎八方来客。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洗却铅华的蛤蟆坝俨然一位气定神闲的隐士,曾经沧海,看破红尘,宠辱不惊,心静如水,仿佛远远望上一眼便能起到净化灵魂的作用。摄影人的到来使名不见经传的蛤蟆坝名扬四海;蛤蟆坝的无私馈赠也使众多的摄影人在国内外不同影赛中摘金夺银。(来自网络)
晚上入住小红山村小付摄影基地酒店。


























前一篇:内蒙坝上行---沿路风景(3)
后一篇:内蒙坝上行---透风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