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山风景区---东镇庙

标签:
沂山风景区东镇庙图片旅游 |
分类: 省内游记 |
7月28日由途图影像组织的一行12人游沂山风景区。最近几天一直阴雨连绵,都说阴天看山正是好时机吧。下午1:30出发,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很快到达。第一站首先来到了沂山东镇庙,全新的建筑,建筑材料都是上等的好,投资不少。只有几棵老枯树和石碑才能看见历史的遗迹。没有游人,就我们12人很是清闲。
东镇庙建于宋朝初年,每当帝王将相封祭沂山,总要立碑碣以纪之;又有名人墨客,也往往题诗镌碑以纪之。留下大量碑碣,遍布庙院内外,丛矗如林。
东镇庙碑碣成林,四周苍松翠柏,古木参天,碑林与松林相辉映,蔚为壮观。可惜近代其庙及东镇碑林因年久失于修葺管理,又经风雨剥蚀和战乱摧残,损坏严重。特别是日寇入侵时,竟拆碑以修建大关桥,碑林惨遭破坏。1976年,政府拨专款对东镇碑林进行挖掘、考察和修复。至1999年春,已复立古碑100余幢,初步恢复了碑林的面貌。院内千载名木古树,参天蔽日;历代御碑古碣,大家题刻,丛矗如林。
沂山东镇庙位于沂山东麓九龙口、东镇庙村东侧。背倚凤凰岭,面临汶水,避风向阳,山清水秀,风景清幽雅致。 东处名山要津,极适宜寺观之检。庙之模式格局为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四面围墙成院,其间再以甬路、花墙相隔,分为东、中、西三院落。主体建筑于中院,前为拱形牌坊式山门,正门高出,门上石匾额,上镌“东镇庙”三大字。左右偏门略低,三门封顶俱为绿琉璃。进为拱券山门一 间,顶亦系碧瓦。山门东西,各有将军殿两间,又名“神君殿”。殿后,东侧钟楼,西侧鼓楼,二楼均为亭阁式。在进为“御香亭”。亭前后台阶、左右各立名人碑刻。“御香亭”后是正殿,又称大殿,为东镇庙的主体建筑。廊台四面,石栏整齐玲珑,封顶碧瓦,檐桷凌空飞出,砌筑鳞次严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整个大殿造型、风格、彩绘,与北京故宫殿宇相似。殿前祭台,锁钉栏板结构,料以青石,设计匠心独具。台之左,有建隆御碑,右有元大德御碑亭。(来自网络)
















东镇庙建于宋朝初年,每当帝王将相封祭沂山,总要立碑碣以纪之;又有名人墨客,也往往题诗镌碑以纪之。留下大量碑碣,遍布庙院内外,丛矗如林。
东镇庙碑碣成林,四周苍松翠柏,古木参天,碑林与松林相辉映,蔚为壮观。可惜近代其庙及东镇碑林因年久失于修葺管理,又经风雨剥蚀和战乱摧残,损坏严重。特别是日寇入侵时,竟拆碑以修建大关桥,碑林惨遭破坏。1976年,政府拨专款对东镇碑林进行挖掘、考察和修复。至1999年春,已复立古碑100余幢,初步恢复了碑林的面貌。院内千载名木古树,参天蔽日;历代御碑古碣,大家题刻,丛矗如林。
沂山东镇庙位于沂山东麓九龙口、东镇庙村东侧。背倚凤凰岭,面临汶水,避风向阳,山清水秀,风景清幽雅致。 东处名山要津,极适宜寺观之检。庙之模式格局为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四面围墙成院,其间再以甬路、花墙相隔,分为东、中、西三院落。主体建筑于中院,前为拱形牌坊式山门,正门高出,门上石匾额,上镌“东镇庙”三大字。左右偏门略低,三门封顶俱为绿琉璃。进为拱券山门一 间,顶亦系碧瓦。山门东西,各有将军殿两间,又名“神君殿”。殿后,东侧钟楼,西侧鼓楼,二楼均为亭阁式。在进为“御香亭”。亭前后台阶、左右各立名人碑刻。“御香亭”后是正殿,又称大殿,为东镇庙的主体建筑。廊台四面,石栏整齐玲珑,封顶碧瓦,檐桷凌空飞出,砌筑鳞次严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整个大殿造型、风格、彩绘,与北京故宫殿宇相似。殿前祭台,锁钉栏板结构,料以青石,设计匠心独具。台之左,有建隆御碑,右有元大德御碑亭。(来自网络)
















前一篇:走进青州胡林古村
后一篇:沂山风景区---浓雾弥漫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