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大学学习摄影已经5年,可谓年头不短了。什么才是好片子,一直是一个误区。每一次采风回来交作业的时候,翻来覆去不能确定那一张才是好片子。记得有一个摄友给老师提出过这个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也作了一番阐述,但是还是一头雾水。
最近在网上听了钟老师的摄影教学后才彻底明白了什么叫摄影,什么才是好片子。
拍风光:一副好的风光片作品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要有好的兴趣点;二是要有好的形态;三是要有好的影调。所谓影调就是拍摄的时间,不在好的时间段是拍不出作品来的,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素材而已,甚至是一个旅游记录片。好的风光片拍摄要看天空、看形态、看趣味点(倒影)。天空不能惨白;水平线不能没有形态;水平线下不能没有趣味点或者倒影。
拍夜景:注意拍摄时间段,特别注意天空要有细节,白平衡可以放到荧光、钨丝灯拍摄,防止出现偏黄色。
拍慢门流水:快门速度 5---30秒,光圈
F11---22,必须用三脚架,有条件的用渐变镜、减光镜、偏振镜。怎么拍水:找青苔、找鹅软石、找码头树桩当前景。
听了钟老师的课后,感到自己连最基本的摄影知识都没有掌握,正像钟老师说的,摄影不能提供一张自己认为曝光不错的片子,更要注重的是你拍的是什么?给别人提供的信息是什么?所以一张好片子的构图和影调是最重要的。
在老年大学交的作业感到不错,这一次深深地感到自己的片子只是记录而已。摄影和拍照有着很大距离。自己也知道摄影是那些专业人士的事情,好的片子得有天时地利。我们这种走马灯式的是拍不出好片子来的,也只能是记录而已。
现如今人人都会拍照,为了旅游、为了家庭、为了记录生活。自己到老年大学学习摄影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记录生活。有时候也在开导自己,摄影可深可浅,年龄大了玩玩开心就好了。但是看到别人拍的片子那么好还是动心。特别是现在的片子都需要二次处理,给拍摄带来新的挑战。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每个行业都有很深的知识,只要自己想学永远也学不完,想学好更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