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行---1500年的古窑(14)

(2012-10-27 07:40:32)
标签:

延川

千年古窑

拍摄图片

观光旅游

历史文化

分类: 国内游记

     9月26日早上老师安排9点集合回返,因为下雨路面上还有水,汽车走山路很危险,所以又延长了一个小时,改在10点出发。这时正好陕西电视台来采访千年古窑,需要观众,于是我们10几位影友给予了配合。前一天一些影友就去过古窑,但是雨后道路泥泞很难走,我就没有去,正好机会又来了。

    古窑离我们的住所很近,就在我们居住的小程村,可以说站在宾馆的门口就能看到,中间有一条沟壕,只是因为下雨不太好走。我们跟随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古窑。古窑的家人给我们打开大门,进到了古窑的院子里。古窑的院子里立着一个石碑,背面有古窑的简介。院子中遗存3孔匈奴人建造居住的千年古窑,至今保存完好,特别引人注目。从东汉末年到隋唐时期,延川县及其大陕北多次被匈奴人侵占,匈奴人给这块黄土高原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

 

山西行---1500年的古窑(14)

古窑的家人给我们打开外门,我们便进入了院子里面。


山西行---1500年的古窑(14)  院子中间有一个石碑,雕刻着古窑的简介。

 

山西行---1500年的古窑(14) 古窑的简介,石碑是新建的。


山西行---1500年的古窑(14)院子里的3孔窑洞,其中两孔窑洞有些奇特。拱形的窑口顶部不是常见的圆润的弧形,而是尖顶的拱形,窑面裹着一层厚厚的即将脱离的泥皮,破旧灰暗的泥皮鼓起几个虚晃晃的凸泡。科考人员拿起一根棍子轻轻的一戳,泥皮就全部掉落了下来,窑口的真面目令科考家惊讶不已。哎呀 !这几孔石窑竟然是千年前匈奴人修建居住的窑洞 

 

山西行---1500年的古窑(14)左边那孔窑口砌有 7块有图案的面石,其顶部和左右两边相接的 3块面石均雕刻着莲花,接着两块是牡丹花图案,随之下来的左右两边的石块雕刻着两个赳赳武夫。那两个武夫都是剽悍骁勇的匈奴武士的造型。左边的武士头戴毡帽,高鼻梁,大眼睛,耳朵上带着大耳环,脚踩云头,身穿战袍,手持弓箭。毫无疑问,这是个老外,那时叫做胡人,后来称为洋人。由此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考证研究,得出结论,该窑洞打造于赫连勃勃时代,也就是距今约1500年了。

 

山西行---1500年的古窑(14)右边的窑洞砌有6块有图案的面石。顶部相接的两块均雕刻着栽植有常青树的花坛;左边集中的那块是祥云头;右边居中的那块是波浪水花图案;随之下来的面石图案,左边是风,右边是凰。

据说,武士头上的通天冠是道教的标示,莲花是佛教的标志;牡丹为阳象征男,莲花为阴代表女性;祥云头为阳代表天,波浪水花为阴象征地;风和凰一公一母,寓意男欢女爱。


山西行---1500年的古窑(14)

雕刻的匈奴人图案清晰可见。

当地村民有种说法,将古窑洞叫“无子洞”,说不管谁住进去都会断子绝孙,所以此窑洞就成了不敢触动的上天的意志。无人去考究,总的来说它能在沟壑梁上矗立一千多年,今天还坚强的如潺潺流水般诉说着沧桑千年,已够得上伟大。

 

山西行---1500年的古窑(14)这是最右边的窑洞,里面有一个的水缸和一个灶台,看来是做饭的地方。里面有个一人高的洞,我们试着往里进,但是里面空间很狭小,只能一个人爬行。据说这个洞一直通到山顶上,是用来防御还是做什么不太清楚,也忘记了询问一下。

 

山西行---1500年的古窑(14)

我们和电视台的人员在认真听这位古窑的后代传人程江介绍着古窑的历史,所有的焦点都对准了他,这个人的口才很好,能讲能唱,很有才,根本就不像个没有文化的农民,也可能是接待的多了锻炼的吧。(影友拍摄的)

 

山西行---1500年的古窑(14)

 陕西电视台的采访结束了,我们急忙往回赶着。千年古窑留在了我们的身后,记忆也将永存。

 

     9月26日10点出发,晚上住在一个县城,27日继续赶路,于下午6点安全到家。

    到此为止,我们摄影班一行65人的采风活动圆满结束了,感谢大家一路相伴,一路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