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行---观乐山大佛

标签:
成都乐山大佛历史文化图片 |
分类: 国内游记 |
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形卧佛景观等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
乐山大佛是后人对这座位于乐山市的大佛的通称。建造于唐代地这座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却一直是迷。事实上,根据后来诸多专家考察证实,这座被我们称为“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
在风景壮丽的四川乐山,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合流处,端然正坐着一座高达七十多米的佛像,它比号称世界第一大雕刻的阿富汗帕米央大佛站像还高二十多米。
大佛的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双足相距近十丈,两个人接卧也不及大佛的一个脚趾长,一个人站立脚旁也未能高出脚面。
大佛头顶上共有螺髻1051个,在大佛头的螺髻上面可以容十多人围坐。
我们沿着右侧狭窄的山路,要下70多米,才来到大佛的脚下。然后在大佛的左侧再往上爬70多米,才能看到大佛的发髻。下面就是岷江。
大佛的对面就是滔滔的岷江,只有隔江遥望,才能拍摄到大佛的全貌。船上坐满了看大佛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