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悟闻
悟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174
  • 关注人气:1,2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行---青羊宫游记

(2012-07-21 06:20:00)
标签:

成都

青羊宫

历史文化

图片

分类: 国内游记

    7月12日第二站游青羊宫。

    青羊宫,川西第一道观,坐落在成都西南郊,南面百花潭、武侯祠,西望杜甫草堂,东邻二仙庵。相传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据考证,三国之际取名“青羊观”。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观”,在唐僖宗时又改“观”为“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

 

成都行---青羊宫游记关于青羊宫的历史,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题名汉扬雄《蜀王本记》亦曰:“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三年,老君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君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自此以后,青羊宫观便成为神仙聚会、老君传道的圣地。到了唐代,青羊观的规模已相当大。


成都行---青羊宫游记 混元殿是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六百一十六平方米.有石柱二十六根,木柱两根.柱上雕刻有镂空的鹿、凤凰望月。双狮戏球等图案,形象生动活泼。在宋真宗时,真宗崇奉道教,封太上老君为道德天尊。殿内正中供奉的就是“混元祖师”,祖师面容慈祥,手持混元乾坤圈。将圈拉伸便是“一”字,故它展示着世界的本原还处于混沌状态,而祖师开天辟地,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成都行---青羊宫游记坐落在三清殿与混元殿之间的八卦亭,突出地体现了道教教义特征,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它布局紧凑,精巧大方,整体建筑共三层,建于重台之上,亭座石台基呈四方形,亭身呈圆形,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两重飞檐鸱吻,四周有龟纹隔门和云花镂窗,南向正门是十二属相太极图的浮雕,造型古朴典雅。整座亭宇都是木石结构,相互斗榫衔接,无一楔一栓。亭高约20米、宽约17米。石板栏杆上两层均为八角形。

成都行---青羊宫游记 三清殿,又名无极殿。是青羊宫的主殿,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三清殿基长四十米,为正方形,总面积一千六百平方米。外檐柱上雕刻着六合童儿、双狮戏球等艺术木雕,有一副贴金对联:“福地卧青牛石室烟霞万古,洞天翔白鹤蓬壶岁月千秋”。此联为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所书。殿前左陈一钟、名曰“幽冥钟”,是明朝时铸造,重约三千多公斤。右配一应鼓,每逢初一、十五和吉庆大典便击鼓鸣钟,晨钟暮鼓,幽远清晰,给人以更加宁静的感觉。

成都行---青羊宫游记 铜羊是黄铜铸成。长90厘米、高60厘米,俗称青羊。其中单角铜羊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大学士张鹏翮从北京买来送给青羊宫的,以负青羊宫之名的。其底座有记事性诗文:“京师会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下款有“信阳子题”四字。单角铜羊其实是十二属相化身。它拥有羊胡、牛身、鸡眼、鼠耳、龙角、猴头、兔背、蛇尾、猪臀、狗肚、虎爪、马嘴。导游告诉我们,属什么就按照它的样子去摸。

 

成都行---青羊宫游记人们在走八卦图。人在中间走过,并在中间的原点重踩一脚,一生平安,顺顺利利。这些人和我是一个团的。

成都行---青羊宫游记 “丹台碧洞”四个大字显露出皇家的威严,落款为“清康熙四十一年岁在壬午冬月御笔”字样。在清代,二仙庵是西南全真派传戒中心,“丹台碧洞宗”在西南影响极大,“这块匾对青羊宫意义重大,是镇宫之宝!”文革时期,青羊宫文物被抄毁,“二仙庵”匾额也被当成柴火烧了。为了保证“丹台碧洞”金匾的安全,青羊宫道人便将这块金匾送往青城山。此后,这块御书金匾就保存于青城山天师洞三清大殿。为了第二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成都市道教协会特意从青城山将该匾迎回青羊宫,此后将永远悬挂在二仙庵门上。

   

     注:图片文字介绍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