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2010-09-16 14:50:00)
标签:

首届

齐文化

博览会

非物质文化

分类: 各类活动记录

    在非物资文化遗产展厅,这些陈旧的甚至我小时候使用过的产品吸引了我,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一旦看到它们仍旧很亲切很有感情,一种怀旧感油然而生。

    随着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关注和重视,“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濒危”等成为越来越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根据大家所公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过程始终与文明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显示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众所周知,尤其是在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基于农耕文明的产物(或对世界、对自身的认识),我们之所以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因为当前的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并且农耕文明在这个冲突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人类文明也正是在不断的冲突中发展并促进社会进步,关键是在这种冲突中和冲突后,我们是否要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有曾经的记忆,所有曾经的荣耀,所有曾经的自豪感,所有曾经的自尊心一并彻底地抹去?

    在时代的大潮下,我们的年轻一代受网络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或者说是涤荡),本身对农耕文明已丧失兴趣甚至嗤之以鼻,如果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被狭隘地界定于一些民间杂耍似的东西,仍然是自娱自乐,而且一提起来都是封闭的、落后的,那么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工作就很难在他们中间产生共鸣和认同,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参与,是我们迟早要面对的一个大难题。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首届齐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中国古代的足球——蹴鞠(蹋鞠)运动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文献典籍当属《战国策》和司马迁的《史记》。据《战国策·齐策》载:苏秦做了赵相,为赵合纵,联齐抗秦,他出使齐国对齐宣王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史记·苏秦列传》也有类似的记载。由此可知,距今二千三百年前,战国时期齐宣王(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时,在齐国都城­——临淄,蹴鞠广泛开展,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赛制、规模和群众基础,已初步形成一种运动项目。

    由此可知,世界足球运动起源于临淄。2004年7月,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亚洲杯开幕式上郑重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一个叫临淄的城市。”2005年5月,国际足联向淄博临淄颁发了足球起源地认定证书。2006年,临淄蹴鞠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