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个月的太极拳学习和练习,在步入七月的日子里,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太极拳的下式动作我竟然能蹲下去了。
太极拳最难的动作莫过于下式,即单腿支撑将身体完全下蹲,然后再单腿站起。在经过了4个月的练习,腿也一直在疼着,自己就根据腿的情况坚持着压腿、踢腿、下蹲。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就会有回报,就在这个周,我竟然很顺利地完成了下式。虽然腿还有点隐隐作疼,甚至在下蹲后拉的大腿的肌肉又开始疼,我依然坚持着,并且开心着。我的太极拳见到了成效,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要感谢远在浙城的刘姐,是她教我怎样练习,怎样挤时间练习。所以才有了比预想的要好的效果。
目前我学会了杨式24式和40式的拳法,学会了双人对剑术,每天早上坚持练习,能做到动作娴熟。在这个基础上想把动作进一步得的提升,所以我现在很想一个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下心来,让自己完全进入状态,能沉侵到里面去。所以我开始不太喜欢人鼎沸扬的场面,这样我不会将自己完全静下来,把心全部收回。所以我每天早上总是比别人早到近20分钟,在完全肃静的时间里我独自练习。在大家一起练习时我也不喜欢站在后排,看着前面都在动作的人群,我会分心,我会分散精力,练习就达不到效果。所以每次练习我总会尽量的往前排站,这样目视前方没有遮挡,能很快进入状态,找到感觉。当然现在还找不到意念。
练太极拳贵在心静。这是太极拳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区别于其它拳种的主要标志。在这方面先师们教诲很多。如“动中求静”、“以静御动”、“身虽动,心贵静”、“先在心,后在身”、“神舒体静,刻刻在心”等,都说明心静对练好太极拳是何等重要。怎样才能心静?首先必须认识心静的重要性 。第一,从技击方面讲,只有心静才能把思想高度集中在拳理拳法上,不断提高拳技水平。古人云:“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太极拳是内家拳,其套路由许多错综复杂的动作有机组合而成,演练时要求按先后程序一丝不苟的进行,要意动势随,气、神、形融为一体。只有思想高度集中,一心一意地演练,心、眼、身、手、步法才能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动作规范。否则,就会造成出手无定向,虚实不分明,起落开合忘要领等错误现象。这就很难练好太极拳。正如俗语所说:“练拳不专心,功夫难上身”。第二,从养生方面讲,心静能防疾祛病,强身健体。古人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性静者多寿”。拳谚也说:“心静才能养精,精足而气充,气充而神沛”,“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心静有助于调节神经,通畅血脉经络,促进新陈代谢,平衡阴阳;有助于引导吐纳,呼吸深长,增大肺活量,提高呼吸器官功能。心静能排除心理障碍,忘却忧思,没有得与失的顾虑,没有名和利的困惑,保持乐观情绪;还能缓解紧张,振奋精神,永葆心理青春。一句话,心静是养生健体之本。----黑体部分摘自山杉的博客。
我知道学习太极不是一朝之功,需要长时间的磨砺,需要下功夫,需要坚持不懈。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只要我能我就会坚持下去。虽然我做不到最好,但我会按照我的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力争做到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