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相约谢姐、侯梅、梁妹等一行9人,游览马踏湖。早在20年以前去过马踏湖,脑子里还有少许印象。
早上九点出发,自驾车一路前行,一个多小时到达马踏湖。由于是周末,来的人还不少。首先纳入我眼前的是一片小木船和一群撑船的人,撑船的人大多是老年人和中年妇女。我们被分配在两条船上。小木船有一米多宽、5米长的样子,给我们撑船的是一位70岁的老人。据他说这里的人就靠湖为生计,一代一代的传承着。

湖面不大,但很深,很长,老大爷说最深的地方有3米多深,所以他叮咛我们不要乱动,但他又很自信的说,你们就是掉下去,我一个人也会把你们捞上来。我用怀疑的眼光问他,你有那么好的水性?他说这没有问题。我在心里说还是不要你捞得好,我们也不想掉下去。
越往湖里面走,湖面越窄,有的地方窄的只能容纳一条小船。湖水有点浑浊,上面飘着一层浮萍,两面的芦苇很茂密旺盛,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芦苇荡。坐在船上往前看,往后看,一眼望不到头的芦苇,迎着太阳,湖水泛起层层涟漪,映得人睁不开眼睛。我们两个船也在前后左右的相互追逐着。候妹首先带头唱起了“洪湖水呀浪打浪”,我们一起跟着她合唱起来。虽然它不能与微山湖媲美,时下在我们的心里,它就是微山湖。我们的歌声,传到了湖的上空,传到了湖的四方,也迎来了游人们赞美的眼神。

游到湖中心,正好是中午12点。撑船的大爷早已给我们介绍了湖中心的美味特产,所以我们也饱餐了一顿。吃的特产在后面介绍。
在饱餐一顿后,继续游程。回来用时较短,在游览一圈后又回到了起始点。剩下的日程是观赏荷花。有两大片莲池,其中一片荷花还没有到花期,另一片正在盛开时。由于荷叶长得很高,我们站在周边的凳子上,一边欣赏一边拍照。



全天玩的都很尽兴。唯一遗憾的照相机出了毛病,只好用手机拍照,不过效果还可以。
由于撑船人不做导游,所以回来后自己搜索了一下关于马踏湖的概况:
马踏湖位于淄博市桓台县东北部的起凤镇,这一带地势低洼,孝妇河、乌河、猪龙河在这里汇流,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湖泊。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称霸之后,在起凤镇会盟各国诸侯,众诸侯也唯恐落入圈套而率大军蜂拥而至,大批战马将这里踏平成湖,所以称作“马踏湖”。
马踏湖碧水滢滢,2100多条渠道交织成网,四通八达。湖区27个自然村落,村村靠湖,家家连水,户户通船,门前搭起小桥,院后泊着小船,小桥流水人家,如诗如画。因而,马踏湖风景区又有“北国江南”水乡之美称。
马踏湖物产丰富,湖中产鲈、鲢、鲫、鳝、蟹等几十种,野生鸟类有70多种,湖中芦苇质地优良,金黄锃亮、细薄柔软,用其编成宫灯、四屏扇等工艺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湖里名吃质高味佳、久负盛名。金丝鸭蛋、鱼龙香稻、白莲藕曾是历代宫廷的贡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食用过湖中的白莲藕。炸荷花、莲子羹、泥鳅丸、蒲白黄鳝汤都是上好的名菜。金丝鸭蛋成为全省优秀旅游产品。
马踏湖中还存有许多古迹名胜,鲁仲连故居、青冢、五贤祠、东坡亭等又为马踏湖增添了许多神奇的色彩。
下面介绍马踏湖的几种主要特产:

马踏湖金丝鸭蛋是山东省淄博市著名的特产,久负盛名。马踏湖金丝鸭蛋生产于风景秀丽的桓台县马踏湖区,自古以来,湖区人多以养鱼放鸭为生。鹅鸭以湖中蛤蜊为食,所产蛋品质量上乘,鸭蛋腌制煮熟后,蛋青蛋黄交界处,有蛋黄油圈相隔,似缕缕金丝缠绕,味美色佳,金丝鸭蛋由此得名,也由此闻名。

白莲藕是马踏湖中特产之冠。全湖有藕田近 4000
亩,白莲藕是春暖后植秧,六七月作藕,这时的藕当地人俗称 “ 新藕
”,它洁白如玉,鲜嫩甜脆。采片荷叶把藕包好,轻捶击碎,拌些白糖,吃起来爽心甜脆。冬季藕完全成熟,这时藕内含淀粉、蛋白高,还有糖、脂防以及维生素等多种成分,是上等蔬菜。因所开的莲花是白色,故称 “白莲藕”。

草鱼又称鲩鱼,与青鱼,鳙鱼,鲢鱼并称中国四大淡水鱼。草鱼以草为食,故北方饲养草鱼较多。经常食用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草鱼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卵磷脂、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胶质及微量元素等。其中,钙和磷含量很高。用鱼鳞制成鱼鳞胶片,是药食兼用的营养佳品。鱼鳞中的卵磷脂,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人的记忆力,并可控制脑细胞退化速度,有一定的防衰老作用。鱼鳞中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可在血液中以结合蛋白形式帮助传送及乳化脂肪,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具有防止动脉硬化,预防高血压及心脏病等多种药用效果。小儿常食鱼鳞片,可防止软骨病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