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百度了一下,找到山东端午节地方习俗,没有想到有我的娘家、婆家,明天就按它们过节喽。
山东地方习俗: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日照县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即墨县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http://paper.people.com.cn/scb/images/2008-06/04/121250555420342196515365098675.jpg
http://paper.people.com.cn/scb/images/2008-06/04/12125055542038633950284873425.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