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中国明清民居第一村——黟县西递(一)配图

(2007-08-30 15:40:53)
标签:

旅行/见闻

中国民居

西递

文化遗产

美图

旅游

风情

人文

纪实

无我

生活记录

分类: 人在旅途
 
 

探访中国明清民居第一村—黟县西递(一)

 

探访中国明清民居第一村——黟县西递(一)配图 

 

    “古黟人间仙境,桃花源里人家”。这是一位北京文人参观西递

村后留下的一句话,而今这句话已成了西递人的旅游词。六年前我去

了一趟黄山,当我从黄山来到这里后,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峻险雄

奇数黄山,古朴典雅看西递。西递有看头,是因为它是皖南的一座古

村落,是一座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走进西递村头,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牌楼,高大雄伟、古

朴庄重,牌楼正中四个大字“荆籓首相”,它在向游人展示:这是明

朝万历六年刺史胡文光的牌楼。这座牌楼高13米、宽10米、3间、4柱、

5楼,全是用当地的“黟县青”建成。整座牌楼雕筑精美,巍峨高耸,

是我国石坊建筑中的瑰宝。

 

探访中国明清民居第一村——黟县西递(一)配图

 (胡文光的牌楼)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离黟县县城8公里,东源乡政府

所在地,距黄山市政府所在地54公里。村落面积16公顷,有居民三百

余户,人口一千多人。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有124幢,祠堂3幢。由

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因此村落

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探访中国明清民居第一村——黟县西递(一)配图 探访中国明清民居第一村——黟县西递(一)配图

           (古色古香的村口)                   (高墙深巷)

    西递原名西川,又称西溪,乃取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后

因村三华里处为徽州府西古驿过道,设有“铺递所”而改称西递。

    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

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

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村落平面呈船形。所有街巷均

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

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

 

探访中国明清民居第一村——黟县西递(一)配图

 (古民居群)

    由于西递是夹溪水而建的长条形村落,建筑群落整体性极佳,给

人以紧凑精美的感觉。整个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

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

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在西递旅游公司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进了村。我虽不懂古迹鉴

定,但我却非常欣赏古色古香的东西。一进村,我就被“古”惑了。

村内有原汁原味的古宅百余幢,这其中有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

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有建于咸丰年间的桃李园,构思奇特,雕

饰精美;有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大夫第”,该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

观景,现多将此楼当作“抛绣球”的场所;还有敬爱堂、瑞玉亭、西

园、惇仁堂、笃敬堂等等。它们中有富丽的宅院、雅致的厅堂、精巧

的花园,有用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有砖雕或石雕的门罩及漏窗。

这些住宅大多是长方形的合院,有的两进,有的三进,堂前有天井,

旁侧是偏房跨院。室内雕梁画栋、描金绘彩,栏板、斗拱、窗扇、处

处是工致精巧的木雕。充分地显示了明清我国民间建筑艺术的特征。

 

探访中国明清民居第一村——黟县西递(一)配图

 (民居与祠堂均设内天井,此为敬爱堂天井)

探访中国明清民居第一村——黟县西递(一)配图

 (此为大夫第,现多将此楼当作“抛绣球”的场所)

探访中国明清民居第一村——黟县西递(一)配图

(西递旅游线路图) 

探访中国明清民居第一村——黟县西递(一)配图

(西递纪念卡) 

探访中国明清民居第一村——黟县西递(一)配图

 (西递纪念卡) 

    这一切,看得我眼花缭乱,好不兴奋。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