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的日子是奢侈的,我们花费大把银子,千辛万苦请到长假,只为了每天只去一个目的地,只做一件事情。我固执的相信,带着孩子与其一个景点一个景点的奔波,不如不要那么贪心,花费更多的时间,互相陪伴,去仔细的享受在路上遇见的每一个简单的小事,这更让我们的旅行记忆深刻。而我也很希望可以借此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豆同学的行走习惯,想起在大理桃溪谷的莫催茶室“人生诸事莫催”真是简单中的真知灼见。
就在今早,在台湾之旅回来后整一个月后,我和小豆漫步在雨后的林荫路上,豆突然对我说:“妈妈我们在台北时住在7楼”。我突然觉得那段旅行的一幕幕一定在她的脑海里会时时上演。
这一日,我们去了九份。原本想安排野柳,金瓜石,黄金博物馆,九份的一日游,但是后来想想作罢,觉得没意思,安安心心去走走九份的山路吧。
之前台北的游记也写过,九份老街对于生长在江南的人,并不陌生,撇开地理位置从水乡转到了山区,就老街的形制来说是非常接近的,各种小店,纪念品店,各种小吃,各种茶肆,串流不息的游客......既然并不新奇,那为什么一定要花费一日的行程去到一个并不近的地方,讲老实话,我也说不很清楚,吃一碗赖阿婆的Q滑芋圆,在九份茶坊的罗汉床上悠闲喝茶,从高处远眺海边的基隆小岛,夜晚看九份山火连串点燃......
天气太热,偷懒没有坐小巴,和陌生人拼小黄车,一个小时不到到达九份。即便如此豆同学还是热的满头大汗,她还不太了解热带的地理概念,总是问我,为什么台湾已经是大夏天了呢?
一下车,便钻进全家买冰棍吃,总算抚慰了小人燥热的心。

瞭望台上远眺鸡笼岛。
九份山城,多阴雨雾气,上一次来,站在这里只看见白茫茫一片,什么也不得见。
这一次运气好,遇上难得的晴天。
(的确,隔天,台湾岛进入梅雨锋线,瓢泼那个大雨呀是everyday)
早饭吃的晚,加上天热,实在没胃口吃中饭,于是就在赖阿婆家吃了芋圆,冰爽Q滑,豆同学很喜欢。

稍作闲逛,直奔九份茶坊。上一次来后对这里念念不忘,选了靠窗的罗汉床位,便安营扎寨。
这里没有空调,还有就在身边不停烧水的炭火,摇头风扇扇着稍凉的风,但是心静下来,就不觉得热了。
豆同学看到可以翻滚的床,自然欢喜。

泡上一壶洞顶乌龙,点上一份椒盐毛豆,卤味豆干,
完美!

李毛豆吃毛豆~也给她上茶(清水里面加几滴茶水而已)小人有模有样的品味起来,对我说:好茶!

豆在逛老街的时候要买这个,要买那个,最后和她说,只准买一样,要考虑清楚,最后选了一个彩色小风车......这个小风车成了午睡的催眠道具。小人躺在罗汉床上,小风车转呀转,给她讲一个彩色的有海浪的故事,五分钟不到,小人便进入了梦想,一睡就是两个多钟头...
睡醒了,精神好了,开始拿着小风车到处找风了~
我们这一坐就坐到了傍晚,喝了两种茶,吃了两份卤豆干(现做的,强烈推荐)
各种舒适和满足。

离开茶坊,傍晚天气转阴,半山腰上各种好风,惬意。随性逛着,游客也不多,蛮好。

找了家可以看海的小餐厅,等菜的间歇给小豆玩一会儿pad,激动的不行,简直就是一个表情帝。
一边吃吃古早味的小菜,一边看海,等天色渐晚,灯火亮起。
(就不要和我纠结照片拍的烂这样的问题了,谢谢...我反省)

阿妹的茶楼,俨然已经成为九份夜晚最有名的景点,可是我却从没有进去过,这次想着要么进去看看,结果人家说不让看,要么就进来喝茶......
好吧,不得不承认,人和人,人和物,人和地方都是讲缘分的,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所以更加珍惜曾经相遇的每一个“一见如故”。

入夜,离开九份返回台北。回台北的巴士要快一个小时才一班,而且基本满员坐不上,最后还是拼小黄车奢侈的回到台北车站。
蛮好,台北车站里也有诚品。买了本《深夜食堂》的漫画书,作为一个小小的纪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