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是周一,想着周末的喧嚣刚刚过去,一周初始大家各就各位,台北故宫的游客应该会少些,所以选在这一天带着姐姐和豆去台北故宫。平时耳濡目染,豆同学也明白,今天要去看宝贝。

一进大厅,乌泱泱的人啊,完全不是我的预期,感觉比上一次来时人更多,准备给豆买票,发现售票柜台居然没有人,只留得一个中英日文告示:庆祝国际博物馆日,今日正馆免费参观...

我心头真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过啊~难得贤惠一次,在游101的时候买了101和故宫的联票,每人大概优惠100块新台币,结果好巧不巧挑了个免费日过来...我真想一把揪住工作人员的领口求他们今天不能免费,绝对不能免费!
好吧,免费日,你们懂得,人...很多。
开始之前,送准备要去台北故宫的朋友几个靠谱小贴士:
1,一定要穿保暖点的外套,里面冷气太足。尤其是小朋友,要注意保暖。
2,不要背双肩包,双肩包都是要寄存的,双肩包以外的任何包都可以带入。(炸药包不包含在内!)
3,台北故宫周末到晚上九点才关闭,夜游故宫也很美哦。
因为我是第二次来台北故宫,所以这次只给豆租了讲解器,而且还是儿童版的,粉红色的耳机很可爱,讲解也很通俗,适合小朋友使用,全程豆同学都仔细听完了所有有讲解的展品。
故宫里面不能拍照的,我懂,但是还是忍不住偷偷给豆拍了两张,我喜欢看她专注的样子,也是作为一个纪念,这算是第一次和她一起逛博物馆。


和孩子一起逛博物馆,完全都是跟随她的步伐,毛公鼎,翠玉白菜,红烧肉前排满了巨龙长队,不愿意浪费时间排队,索性就从人少的瓷器馆开始。因为要听讲解,豆看的很慢,本来担心会看不完这几层的展品,有些心急,但是后来转念一想,看不完又怎样?还有下次机会,不如仔仔细细欣赏眼前的宝贝。于是,托豆同学的福,在瓷器馆里逗留了很长时间,把汝窑那温润的天青色,柔美的形制深深印刻在这一段旅程的记忆里。
中午,照例在三希堂吃碗面,豆同学素面下肚,眼神开始飘忽,让她在长榻上睡下,小朋友秒睡入梦,而我则和姐姐来壶冻顶乌龙,于是这故宫的时光变得无比的美好。





下午,小人的耐心以及专注力都不及上午了,只能掏出pad给她做做小游戏,拽着她背包的带子一路牵着,我呢就继续我的故宫之旅。
小白准备了厚厚一摞极限封,让我在故宫邮局敲戳,约摸四点,走出正馆去完成这一彰显爱夫的重要使命。邮局的小哥一如既往的亲切,安排好手上的工作,便开始为近百张的明信片敲戳,期间还会和我确认盖戳的位置是否满意等等,为此我总是要忍不住为台北故宫邮局的服务人员点一百个赞。




可怜的豆,一等就是半个多小时...

邮戳盖完,喝杯热巧克力,暖暖身子(真的太冷了),这个时候,姐姐才刚刚从正馆里出来,没办法,我们一家子都是故宫迷。


离开故宫,天色渐晚,每一次都可以在这里一整日,即便如此还是来不及仔细看完每一件展品。上一次别馆的雷诺阿特展,以及这次的小白朋友策展的列支敦士登国宝展都没有时间看,满足与遗憾总是一路相伴。


回酒店稍作休整,决定晚上去永康街走走。
美食,茶馆,杂货,零零总总的一条老街,其实也不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只是想像台北人一样,随意的走在他们生活的街道,不是作为旅行的目的地,只是稀松平常的某一天,正好经过那里,然后在街边的面馆吃碗面,巷口吃份冰,坐在一起聊天,发呆。


对我来说,带着豆同学在外旅行,
能让她中午找个地方睡个午觉,每顿饭吃得扎扎实实,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
这位一不留神祖籍山东莱阳的小妞,是真心喜欢面食。
番茄牛肉汤面不费力气的干光。
(tips:台湾的牛肉面非常不错,感觉每家都很好吃。
牛肉汤面指的是牛肉汤下的面,面里面是没有牛肉的,牛肉面才有肉。)
早就瞄准了巷口的冰沙店。人气太旺,差点只能站着吃...
人家的招牌是芒果冰,偏偏豆不爱吃芒果,结果只能草莓绵绵冰了。
甜度刚刚好,连不爱吃甜食的姐姐也大赞好吃,三个人一起消灭了这一盆。


永康路有著名的冶堂,但是因为没有提前预约,开在居民楼里的著名茶馆还是不便在夜晚贸然打扰,错过也就错过了。随便逛逛街边的茶具,茶叶铺子,台湾人爱茶,对于茶的津津乐道让人印象深刻。一进店,就会有香气馥郁的冷泡茶送上来,连豆同学都忍不住要品尝,连连对我说:妈妈,我觉得这个茶有点好喝...

永康街不长,慢悠悠的走过。
现在回想起来,那夜的温度,微风,灯光都恰到好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