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多,刺目的阳光透过窗帘射入房间,隐约,有些恍惚,不知自己身归何处。
虽然自己常年“在路上”,这样的感觉并不陌生,但当清醒意识到自己的所在,意识到这个时候是这段旅程开始的初始,心中的窃喜,充满了矛盾复杂的滋味。低叹这样的时光,阳光,太奢侈。
华姐姐的高反仍然没有减轻的迹象,我们决定今天安排轻松的行程,拜访大昭寺,游荡八廓街。
踏出宾馆,便暴露在阳光之下,知道这里紫外线的威力,把自己裹了严严实实,若在平常,一定会被认为是飞贼无疑,而在这里,却是极为平常的装扮。

(大昭寺的天就是那么蓝,绝无PS.)
大昭寺门口早有磕长头的信徒,虽然在电视上看过,但是亲眼所见,还是被一次又一次的虔诚祈祷所感动。因为是小年夜,大昭寺里几乎没有游客,僧人们正在为供奉的神,佛忙碌着新年的供品。
我们静静的行走于佛堂大殿,佛像上闪烁的金色光芒,佛祖眼中的慈悲目光,杯盏中闪烁的酥油灯火,在我的心中定格成永久的画面,于静谧之中感受信仰的巨大力量。


(风中如波浪般翻滚的白色帷幔美极了)


(准备供品的僧人们,这在平日里是见不到的景象)
离开大昭寺,我们沿顺时针方向绕着八廓街行走,这一天是藏历新年前的十二月二十九日,藏民们在集市上采购年货,脸上洋溢着喜悦。藏历新年的各种习俗,和我们的春节差别还是相当大的,不走这一遭,亲眼看到,经历,恐怕难以想象。
傍晚时分,我们在传说中的“玛吉阿米”喝下午茶。

对于“玛吉阿米”多少有些好奇,那位身为活佛但却未了尘缘的仓央嘉措,究竟在什么样的地方和情人玛吉阿米幽会...身处街角的这栋土黄小楼,透过窗户,望向外面熙攘的八廓街,我试图在异想中进行一次穿越,穿越到三百多年前森严的佛法戒律世界,在那个被禁锢的红色之中一颗渴望自由的心在夜色中一次又一次的从布达拉的神殿奔向这个街角,义无反顾。

(玛吉阿米的留言簿一本又一本,多到数不清,曾经集结成册销售。)
无论如何,那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传说,在这里我遇见了正在认真读着仓央嘉措情诗的重庆姐弟:安静,美好的藤素,热情,好动的小海。
(这是未曾解释藤素之前,偷偷拍的。)
(刚刚徒步完川藏到达拉萨与姐姐汇合的小海,都以为他是藏民,进寺庙都不用买票,真心羡慕。)
(酥油茶,原来这么好喝。)
这个街角,无论是四百年前,还是今生,一幕幕的偶遇,重逢,离别,都在上演,从来没有停歇。
晚上准备去布达拉宫广场看夜色中的布宫。稍作休息,约摸八点出门,恰好遇上十二月二十九的“驱鬼”仪式。大街上鞭炮,焰火此起彼伏,男人们点燃干草从家里奔出来,将干草与“魔女”家中的剩饭一起丢进十字路口的火堆中,燃烧成灰烬,驱走魔鬼,迎来吉祥的新年。

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震惊极了,如果我们的春节仅仅是放鞭炮用声响驱走怪兽“年”,那藏历新年的“驱魔”就显得相当货真价实了。
来到布达拉广场,仰望建于山顶的布达拉宫,气势宏伟,这种景象,也是今生的一大纪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