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传播光明的宗教实证——晋江草庵寺摩尼教遗址

标签:
教育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历史文化 |
“夸父追日”“飞蛾扑火”,这是中国文化历史中追求光明的经典故事和成语。西方的神话传说中,也有普罗米修斯不忍人类受黑暗阴冷之苦而去盗取火种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产生和广泛流传都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厌弃黑暗、追求光明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
晋江市草庵寺是摩尼教在中国的一个重要遗址,这里保存着众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包括了摩尼教的经文和壁画、摩尼光佛造像等建筑遗迹。这些文物和遗迹,对于研究摩尼教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对于研究中国宗教文化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摩尼教诞生于公元3世纪的波斯,它由一位名叫摩尼的人创立。摩尼教的教义融合了伊朗波斯王朝的宗教信仰,包括祆教、佛教、拜火教和基督教等,形成了一种“二宗三际论”的独特宗教体系。摩尼教主张人类应该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纯净和灵魂的升华。强调了三个基本原则: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原则反映了摩尼教对人类自由和人权的追求,倡导人类在宗教和政治上的完全平等。他们的思想主张包括:万物的根源是光明,而黑暗则是邪恶之源。正义将会战胜邪恶,黑暗的王国将会被光明的王国所代替,人类将会得到救赎。这些思想构成了摩尼教的核心理念,对于中东和亚洲各国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相关史料记载,摩尼教于唐朝武则天时代传入中国。后来协同回鹘帮唐朝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而在中土广为传播,成为唐代的主流宗教之一。但后来遇到唐武宗禁佛事件,摩尼教也受到牵连被禁断,转为地下秘密状态传播甚至成为农民起义的工具。宋元时期,摩尼教活跃于江浙闽赣,影响深远。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南宋朝兴起的白莲教宗,以及后来的南传罗教、老官斋教,都是其发展演变的分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加入并利用的明教,也就是金庸小说中六大门派围攻的日月神教,其实就是摩尼教在中国本土化后的组织形态。当时已经将教义概括为“清净、光明、大力、智慧”8个字了。
晋江市草庵寺,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华表山南麓。是我国唯一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遗存,也是世界现存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草庵始于宋绍兴年间,初为草筑故名。元顺帝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改为石构歇山式建筑。晋江市草庵寺,为我国研究世宗教史和农民起义活动以及中国与波斯古代海上交通极为珍贵之实物依据。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参观后,认为草庵是此次考察活动的“最大发现”;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7月25日,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遗产点之一,成功入列《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个世界遗产项目。
摩尼教,做为有神论的宗教信仰,也有它自身非科学性等局限性,我们要理性对待。但是,这个古老而又命运多舛、唯一消亡的世界性宗教,在包容性极强、海洋文明特征突出的泉州,保留下了一处它追求和传播光明火种的遗址,给了我们看待历史文化的另一个实证思维角度。
前一篇:202304:这一代人的五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