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底是文字记忆长久还是图像记忆长久?

(2014-04-12 14:15:10)
标签:

教育

这个问题是我在研究生课上与同学们讨论的又一个问题。

 

同学们的回答不一致,有的说文字记忆比较久,因为他们回忆很久前的事情是通过文字想起的;也有的说图像记忆比较长久,因为他们回忆往事时先是回忆起一幅图像。看来,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也可能还因时、因事而异。

 

从记忆的储存来看,储存一段文字可能比储存一幅图画所占的大脑空间或容量要小,因而通过文字储存的信息数量可能要多过图形图像的数量;但图形图像记忆比文字能够提供更多的细节和色彩,更直观更生动。这一点,大脑与计算机可能类似,在计算机里,文本格式所占的内存要比图形图像小得多。

 

把图形图像转变为文字符号存储下来,可能是人类大脑优于动物大脑的地方。人类通过文字和符号对生动直观的感官信息(这种信息一般是基于图形图像声音气味的)进行抽象概括,以概念、逻辑的形式进行推理、判断,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以最小的形式储存在大脑的某个部位,从而可腾出更多的脑区脑力去接受新信息,这是动物进化史上的一次飞跃。

 

以我对狗的观察为例,我养的那条黑狗豆豆,喜欢捕捉老鼠、青蛙、蟾蜍之类的小动物。它每次叼到一只蟾蜍时,都会因为蟾蜍分泌出来的毒液引发呕吐,呕吐一般在接触蟾蜍皮肤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后发生,我观察一两次后就推断出他的突然呕吐与接触到蟾蜍的毒液有关,后来每次都不让它去咬地上的蟾蜍了。但它自己却总不长记性,中毒四五次之后,还是每次见到蟾蜍就要猛扑过去,都是我紧紧拉住牵绳才避免再次中毒。说明人类能够分析推理,而动物由于只有图像记忆,没有语言文字,难以进行分析推理、总结经验,只能通过本能和长期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才能认识自然的某些规律。如果是野狗,我估计经过更多次尝试,建立起咬蟾蜍和呕吐之间的条件反射之后,狗才懂得不要去惹蟾蜍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