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把一块瓷盘打碎了,而你又极为珍视它,怎么办呢?把这些碎片收拾起来重整河山,慢慢拼去吧。
也不知是谁,把这变成了游戏——拼图。我是不喜欢这类玩艺的,没耐性,也不容易理出头绪来,费神,可女儿喜欢。
我一直观察她,她用什么方法拼起这些杂乱的片片呢?用颜色还是记忆力(提前把整张图都记在脑子里,然后按图索骥)?好象都有点,又不全是。问她,女儿也说不出来。

女儿一岁半左右玩的是最简单的拼图(如上图),就是在纸板上填空(数字、字、国旗、交通标志放进相应的位置,一对一),渐渐发展,可以把三、四块纸板组合成一个西瓜、消防车等图形了。那时候,她的手眼的协调性就比同龄孩子快了,作为父母,我们还真没有特意地去教她,也不明白她是怎么拼上去的。但我一直认为,这一阶段主要是靠记忆力。(参见我的博文《女儿爱玩的十大玩具 》)

现在,女儿玩的是“木马”的木质拼图,一张拼图是一个小故事,分成若干个不规则的拼板,拼起来要严丝合缝,如果一块拼板拼错位置,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乱成一锅粥。她自己一个人坐床上,把一张拼图先解体、打乱,然后先找到一片靠上边或底边的拼板,依次填上,一会儿就拼完一张。然后,又是一张。这套木质拼图是八个板,一个板反正面全能拼,相当于十六个拼图游戏,她不声不响能一口气拼完,也不觉得枯燥无味。
她拼得没意思的时候,就和我或者她妈妈比赛,一人一张拼图,各自先把拼板搅乱,然后她吹哨子(为了能让她吹响,我至少给她买了三个,最后还是“蝴蝶”牌的乒乓球比赛用哨吹起来省力——孩子的气息有限),比赛开始。最初,我们都是有意让她,偶尔也赢她两局,既让她得到成功的快乐,也促使她有竞争意识。后来,发现即使我们认真拼图了,速度还真不如她了,她有时哼着小曲就把我们赢了,还笑,还真惹得我有一丝怒气——跟大人较劲,是吧?尽全力,杀她威风,赢了她,人家态度特好,抓紧时间把自己没弄完的补上,从没半途而废过,反倒让我起了敬重之心——人家有职业运动员风范。
为了增加难度,我和女儿各自将一个拼板上的两面都取出来,弄乱,然后比赛。这需要寻找,我是先把两副图的小拼板都分好组,再往相应的题板上去拼;女儿是随手拿,是这副的,就往上拼;不是,扔。拼完一副,一翻面,进行另一副。结果她赢得了胜利,而我还有大半块板面没拼完。不服不行!
总结一下,觉得孩子玩的心态很重要,她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输赢意识,但她懂得一件事不论别人怎样,她一定要做完,这是我最欣慰的;其次,孩子有自己的方法(虽然她说不出来),不要刻意给孩子强加你的思路,让她在玩中探索。最后,我想说,父母与孩子一起玩最重要,孩子喜欢,又能暗中观察她的潜质,一举两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