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创业是梦想的表达方式

(2009-12-30 11:46:51)
标签:

电视

财经

波士堂

红沙发

创业

唯众传播

上班这点事

谁来一起午餐

新青年

分类: 生活中------

[转载]创业是梦想的表达方式

    杨晖总是很亲切,不仅表现在她对所有人的笑意盈盈,更是在照片拍摄间隙活跃气氛的睿智把握。目前她是上海唯众影视传播有限公司的总裁,正是《波士堂》、《上班这点事》、《谁来一起午餐》、《大声说》、《我为创业狂》等风靡全国的电视节目的幕后女当家。

 

感恩11

    大学毕业后,学中文出身的她考进了湖南卫视工作,这一工作就是11年。回想这一段经历,杨晖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这里她发现了自己对电视行业的热爱,为将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意、坚持、吃苦、不放弃,她也逐渐具备了这些职业电视人的品质。“我对电视有一种的极度兴趣,很深的感情”,杨晖说。热爱是最好的导师,加上勤奋、努力,杨晖工作几年便开始拿奖,她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的一个纪录片为湖南卫视拿了个国家一等奖。后来,她成为湖南卫视第一批制作人,也是其中最年轻的,后来还担任了湖南卫视节目中心的副主任,制作了《新青年》、《岳麓书院千年论坛》、《谁是英雄》、《男孩女孩》等一批受欢迎的节目。

当时的杨晖职业成就令人艳羡,但她却在2004年6月离开了湖南卫视。“对个体来讲,我想实现自己对职业的更多想象。渴望跳出体制来观察行业趋势、梳理产业、洞察传媒市场,希望自己得到更系统、更专业的提升”,杨晖回忆道。

    她喜欢一句话:“脚踏实地的同时,更要仰望星空。”在湖南卫视的11年都是埋头干活,杨晖想抬头看看路。再者,电视从业者大部分有实际经验,但是缺少“行业洞察”,她认为去念书深造成了必要。

 

京沪双城记

    命运的机会到来了,并且一来就是两个。一个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入学通知书,一个是全球专业财经电视台CNBC亚太区的工作机会。但她一个都不想错过。对未来的想法还是比较模糊,她只是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情。由于工作在上海,学习则在北京,杨晖开始了“乖学生”与“Office Lady”奇妙重合的日子。

    这一段京沪双城记非常充实。她向学校把所有课程调整到周一和周二,一天排满课程,中午12点下课,下午1点又有课,之间的一个小时冲回宿舍拿饭盒,去食堂排队,“老学生”的生活打仗一般紧凑,有时候还要让新加坡的同事帮忙修改每周5篇的英语作文,有时电话里沟通由于口音问题常常急得团团转。周二下午上完课,她就赶往首都机场,到达上海常常就是华灯初上的时候,满城夜色、繁华无边,这是一个她第一次来就爱上了的城市。

    所以,周一周二还是马尾辫、牛仔裤、双肩包的学生,周三就成了在办公室职业套装、商业谈判的职场精英,周三有时候还要写导师布置的作业,周末泡北图。生活丰富多姿,也时而“纠结”,但杨晖过得很开心。她说要合理分配时间,要接受这样的生活。她不断尝试,努力去做得最好,去满足对标点符号都要认真的导师,用良好的心态化解一切不便。“飞行的时间就当在北京堵车,下飞机就到了上海,也是很奇妙的。”杨晖笑道。左手学业,右手商业,这段日子也让杨晖收获了京沪两地的很多朋友。

 

水到渠成的创业

    求学3年,其间杨晖在CNBC工作,创办了节目《决策》,把哈佛商学院授权的商业案例表现了出来,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求学阶段的最后,杨晖既有了理论基础,又有了本土、境外媒体的历练,创业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也是证明自己多年成果的行为。2006年,杨晖创办了唯众传媒。

    第一个节目就是《波士堂》。据杨晖说,这个节目的前期准备就一个月。她清楚地记得,2月21日想好做什么,3月22号录像,最开始的两集是严介和与江南春。3年学习与外企的打工,杨晖很久没有做开创性工作的感觉了,她很期待,一种满心欢喜的感觉。当然,其中也有一丝丝的不确定。在新的城市,新的班底,第一次磨合的团队,能够成功是次要,关键是能否达到她对自己的要求。节目开录10分钟后,她有了一种感觉:“成了!”她对自己说,于是出去喝咖啡。

   《波士堂》果然获得了巨大成功,标志性的“红沙发”风靡沪上,许多长年隐居幕后的老板浮现在电视荧屏,讲述着他们生活中的平凡,创业的艰辛。这个节目也带动了全国很多地方台的“娱乐财经热”,相似的节目不断涌现。

    后来杨晖也制作了《上班这点事》、《谁来一起午餐》等大受好评的节目。她对自己的节目有清楚地认识。文如其人,其实节目的气质也反映了出品公司的内涵。自在湖南卫视的《新青年》以来,杨晖一直关注的人群便是中产阶级、白领阶层。“我清楚地知道我是针对什么样的人群,中国的中产阶级已经慢慢浮现,我要用各种节目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设计产品时,杨晖坚持“原创”,对产品线的布置有清晰的考虑。比如《波士堂》关注老板,满足大家“看老板”的想法,《上班这点事》则关怀员工,用轻松的娱乐化解日常工作的庸俗,《谁来一起午餐》则激励想创业当老板的员工。

    说到唯众的成功,杨晖也谦虚地归功于上海这个城市的良好环境。“白领阶层最多,创业环境好,创业者不用去担心自己去负担一些不必要的游戏规则。这里尊重专业、实力。上海对媒体的高需求、高要求,以及高度容纳的合作信任,都对我有很大帮助。”

    回想当年来上海,在去CNBC报到的路上,她从地摊上随便买了个手机号,没想到一用就到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很奇妙,与城市之间,也存在这种命运的缘分。

 

做员工与做老板

    在杨晖看来,做职业经理人不需要当家,不需要考虑公司的柴米油盐,只需要发挥专业。而做老板则是全方位的挑战。“当老板不是人干的。”杨晖笑言,做员工的下班了就不需要考虑工作,而老板则没有上下班的区别,不由自主地就要想到自己的公司。最大的不同是这种不由自主的心态。

    挑选员工,杨晖第一看的是人品,第二是对传媒是否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和感受,是否有传媒理想,第三才是能力及专业。培养员工,杨晖认为首先要培养员工对媒体的认知与责任感,使员工与自己达成高度一致;其次老板要言传身教。电视行业是一个专业的技术活,员工要向专业致敬,认可老板对专业的把握,认可老板的领导;第三,老板要有发自内心对员工的关怀。每个员工需要被重视、得到肯定与机会。她拿自己的团队举例,唯众的导演团队来自全国各地,大多二十三、四岁的年纪,有过两、三年工作经验,到唯众后成长最快。她希望让自己的团队在工作中得到能力的释放,获得一种成就感,“跳着舞上下班”。

    如何平衡工作与休息,很多老板都有妙招。杨晖说自己每天大约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休息的方法就是把工作也变成生活的一种方式,比如下午茶的时间商务会谈,用愉快的心情去。有时候她也有随性的整段时间的“逃跑”。去年8月她“逃”到美国去看妹妹,今年十一假期又带领整个团队去日本旅游放大假,回来之后还要开“收心会”,为员工,也为了自己。

 

守护红沙发的人

    尽管被誉为中国电视行业内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原创实力的民营媒体公司之一,杨晖还是认为自己的公司“刚刚度过了生存期”。这些年传媒行业的“制播分离”趋势、以及今年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都让杨晖觉得很受鼓舞。她相信电视传媒行业的生态环境会更好,在产业链的上游,最薄弱的原创行业,她厉兵秣马地准备了3年,未来的空间将更具想象。她说自己是一个“乐观但又有忧患意识的人”,生存比发展永远更重要。

    她一直觉得唯众的气质是“内心充满严肃”,自己的目标就是要给中产阶级的内心渴望找到一种当下的表达,去呈现内心的追逐,这就是唯众与观众的沟通方式。杨晖自己的博客名为“TV2.0的实验田”,她提倡一种电视新思维,力求找到与观众及时互动的方式。所以,唯众的目标不仅是做视频内容的供应商,而是要做跨媒体的整合运营商。她的公司也在做互联网业务的拓展与尝试,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互联网的百万富翁》就是成功的一例。

    创业的每一步她形容自己都是“全力以赴”,所以这么多年回想起来,她也没什么可以遗憾的。她形容自己的心态是“猴子掰苞米”——下一个会更好,就怕不知道下一个在哪里。也许就是这种不满足、不停步,永远保持着对未来的期待,让她一步步走得很顺。

   《波士堂》的红沙发上,风云变幻,老板来去,这些优秀企业家给了她很多的启发和收获。“红沙发不是终点,不是目的,只是过往的经历,是一种外界对你工作的某种认可。”杨晖说要保持一种平常心,越成功的人看很多东西反而更加淡定与从容。站在行业的高度,她享受工作与创业的过程,陶醉于攀爬的过程,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永不言弃、永不满足,就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体会别人体会不到的快乐。

 

女性创业的建议

    女性创业与男人创业有很大不同。虽然都是一场旅行,比起男人对终点的看重,女人可能更关心一路上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创业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事情,但是当老板要慎重。在杨晖看来,有的人创业是为了把创业当作就业,有的人则是把创业当作追逐梦想的表达。她则属于后者,创业是对梦想的表达方式,是对兴趣、热爱的尊重与追逐。

    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把手放在你的胸口上,扪心自问:“我真的那么喜欢这个行业么?我真的有这个能力喜欢它么?我真的能够遇到困难也不放弃么?”梦想与兴趣,尊崇内心的选择,坚持下去,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多年来,杨晖一直对一句话记忆犹新。那时她执导湖南卫视的《新青年》,那期的嘉宾是秦朔,《南风窗》当时的主编。秦朔说:“既然选对了路,就赶紧上路;既然上了路,就不要怕路远。”她愿与大家共勉。

 

转载自:《优家画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