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我的电视
---- 云南电视台演讲录(之三)
(录音整理)
主讲人:杨晖
(接《我要我的电视》之二)
刚才大家看的是我们《谁来一起午餐》节目的片花,我们大概录到了14集,我们一月份开播,但是我们实际上在开播之前一个季度的节目已经结束了,应该说我们的存量是非常的大的,而且这个节目开播以后确实是收视率非常好,我记得我当时把这个节目拿到SMG就上海文广的审核委员会去看的时候,当时黎瑞刚黎总带着他的副总裁和所有的这些频道的道长及节目中心的主任都看了这部片子,他也很激动,觉得这个节目非常的喜欢,他说感谢杨晖给这个上海带来了两档好的节目《波士堂》、《上班这点事》。但是从我个人来讲,觉得《谁来一起午餐》的品质感更好,更成熟、更精致、更大气一些,实际上这个节目在市场反应也是不错,就是他收视率第一期在全频道排到第一位,然后我们目前在互联网上口碑非常好,大家都在传。
我记得刚刚里面有陈宏,他当天应该在北京领一个奖,他获得了两个奖,一个是他本人,一个是他的投资机构,但是他还是如约来到参加了我们的节目,在节目他说了九个字,现在他这九个字这在互联网上流传很广,他说做人的最大的幸福就是“有希望、有人爱、有事做”,这九个字在互联网上很多的人都在传,他们觉“有事做、有希望、有人爱”就是一种人生的幸福。所以他可能更多的告诉你做人的道理、更多的是在这当中看到人性的光辉、看到一些每个人路上的感觉,我觉得可能这就是这个节目给大家的东西。
我作为一个策划对这个节目应该保持非常冷静的一个感觉的。但是在录像的时候,有一期叫“无悔创业路”旁边有个小标题,一个男孩子讲了一段话,当时在现场时候,我自己会不由自主的把自己放在评判的位置上,我特别喜欢这个男孩,结果当期节目的BOSS季琦,(季琦现在是汉庭酒店的CEO,他之前是携程网的创始人、也是如家酒店的创始人,所以也是天生的创业狂。)他在这两个人当中,他选择了另外的一个人,没有选择我特别喜欢的那个人,天哪,我当场就哭了,哭得稀里哗啦的,他们就觉得以为是节目出了什么问题,我会那么激动。然后我就是说不出话来,我就是想要这个选手,我觉得他太需要那顿午餐了,但是没有把那顿午餐给他,我非常非常难过,后来有一个聚光灯,大家走了之后,要让他说一段话,他一讲完,我就冲上去,想安慰他,我还没说两句,我自己又哭了,后来实在没办法,我就给季琦打了个电话,我说季琦你太过分了,你为什么选择那个人不选择这个人,他说,啊?!有黑幕吗?你不是让我自己选吗?我说:是让你选啊,你为什么选择那个人不选择这个人,他就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男人选的是商人,女人选的是男朋友,就是不一样的。要把我气坏了,其实每一个人看待这个节目的时候,我要说的是角度不一样,你可能感觉是不一样的,而这个节目我觉得最大的魅力是在于他没有给你一个标准。
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我要我的表达》,就是现在我们在做电视,我觉得表达是一个有的时候当你把内容确定之后,他是会比内容更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你们要知道所有的东西。
我觉得王石他这张面孔他可以出现在中国任何的节目里面,财经的、非财经的,但是为什么要看你呢,我觉得这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表达,这个表达是不是符合嘉宾的表达方式、符合他心理的特点。这个表达是不是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这些方面我觉得是特别重要的,或者换言之这个表达是形式感的问题。
现在电视到现在的发展它已经呈现出了一种趋势,第一个趋势就是跨界,我们会看到就是,这个节目我会把它定位在“中国第一档商智性脱口秀”,为什么我仍然会说它是脱口秀节目,那么在这个属性上面的界定,大家看到的好像是益智类的、好像是一个竞赛类的、PK的这种感觉,可是我觉得这个节目最后达到效果的还是语言、还是用嘴说话,所以因此我觉得它的调性最主要的属性上还是在脱口秀上面,但是我借鉴了竞技节目的很多元素,而且不仅仅是这个,它很像综艺节目,有唱的、有跳的、也有一种非常好的外景实拍的。因为我们节目制作总监是在台湾做了20几年很资深的制作人,他对外制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我们外拍的是有一定质量的,就是在这方面他会把很多的元素纳入到这个节目来,甚至是游戏,比如九宫格,所不同的是这个九宫格每一次是不同的人物,同时是不同的需求,今天你可能是为你公司找合伙人、明天可能是找你的下属、后天可能是找你的CEO,这个不一样。那么我觉得在这方面的话,可能我们成功的把一些各种形式融合在这当中,体现出你自己的一个创新理念。
有的时候大家讲原创很难,我一直觉得其实原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我们大家都知道七巧板有七块板子,因为我一开始我是做少儿节目,所以我对七巧板的感受理解也特别深,中央台有个节目叫《七巧板》,这七块板子的组合可以排列成N多种不同的形状和图形。所以我在想,其实有的时候创新就等于旧的加旧的就等于新的。它是各种元素重新的组合,所以这方面重构整合然后重新再组合,这个其实是我们创新的法宝。所以我觉得关键是你有原创的想法、原创的勇气,那么接下来就是说当你原创意识后,你怎么样让你的创新能力持续的存在,那这就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了。
我个人觉得电视作为创业产业,它的创新是第一位的。但是创新不是没有方法的,我不觉得我们每一次都要抱着脑袋,因为大家都会讲任何人都有江郎才尽的时候,但是我觉得创新的确是方法论,如果你能掌握方法我不觉得是很难的事情。因为唯众传播公司才成立16个月,但在16个月的时间里面,以平均4个月速度来生产一档节目,而每一档节目以我的标准来讲,它必须是标杆节目,所以说,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就这种要求以及这样一种速度是非常难的,而我们在16月之后,接下来即将推出一档女性的脱口秀节目,我们在5月份准备可能要推出一档夜间的日播的脱口秀节目,所以实际上这步伐是很快的。
如果没有方法可能很难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觉得可能在表达上面,一个是跨界,那再有一个的话你要一种商业学习的能力。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实际上我在想我一直都在强调的,其实父母你都不用担心他们不看电视,就他而言永远沙发是坐定的,所以我们做事的理念一定是朝前看,你不能朝后看,那已经是你的瓮中之鳖跑不掉的,你就不必要说你电视的观念、创作的观念,牢牢的、死死的绑在他们身上,实际上你能抓住多年轻观众的心,我个人觉得代表了电视台创作能力的成熟度。就是你越能抓住年轻观众的心代表你的创作是越新锐的、越成熟的、越有创新意识的。我的意思并不在于老的中年人或女性观众已经是电视的目标受众,我们可以不为她再去想办法,不是这个意思。我觉得我们可以做增量,就是这些人在那里,那么我们会有很多人去研究她,但是应该有一只小分队去做这样一种工作,去研究现在年轻人在想什么,你们要知道80后的人到现在要28岁,他已经是成家立业的年龄,只要成家立业在中国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他的客厅必定要摆上一个电视机,他在结婚的时候,那他生了孩子,他在家流连的时候一定会很长,在这样情况下如果电视机真的成为80后、90后的摆设的话,那么这一定是电视的悲哀。而且这时候的危机不是说某一个电视台,云南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湖南电视台不是这个概念,它是整个电视界的危机,所以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站在电视产业的角度,我觉得我们必须要有这种危机感。你怎么去留住你的现在的观众?去做他们喜爱的东西?而且大家不要忽略了一点,这些人也包括我们父母也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里面,他也有他的一个变化。所以关注变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你不要以为,他永远是不变的,你永远可以用专题的手段,去复活他的心,这个是很难的。
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个人觉得更多的是向互联网学习,所以我一直提出TV2.0就是我们怎么样去用一种体验式的、个性的、互动的、及时的这种感觉,去生产节目、去生产电视、不要把节目仅仅当作品看,应该把电视节目当产品看、当商品看、应该这样来做。
当你的产品更市场化的时候,你跟市场越接近的时候,你的竞争意识会越强,你才会有一拼高下的这种想法,我说的市场意识未必是大家可能因为各种调快的一些限制不可能每个人去制播分离做这个,我说的是在创作上的一些意识,要有颠覆性的想法,而不是大家人人都要钱,我自弄一个小摊子,弄一下,我觉得不是这个意思,应当是用市场的思维去做这件事情。
我想我们很多年轻人包括我自己会常常在电脑前面前倾15度的姿势保持的特别多,在我来之前,我助理说我身体不太好,也就是你前倾的姿势保持太久,所有什么肩周炎、颈椎病什么都有。其实用电脑下载看电视节目、看视频节目其实并不舒服,而它的速度、屏幕太小,整个视听感觉并不见得比电视好,为什么我们现在那么多人不看电视?那么多年轻人去看电脑屏幕?为什么我也是这样?为什么我们不后倾15度舒舒服服坐在沙发上去客厅看电视?一定是这个电视病了,一定是我们生病了。
我们怎么来做这件事?首先是来诊断,我们缺乏那种敏感洞察他们需求的心,我们缺乏那种很强的执行力,去改变自己,去用一个很强的表现方法去传达给他们,我觉得缺乏这种东西,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尝试。
比如《上班这点事》这个节目,它在二度包装上面其实是可圈可点的,而且这也是我们的一个门槛,作为一个日播节目你能保证在每天的节目当中,在两度创作的包装上面有突破,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东西。我举一个例子,就是常常他们会讲“一山难容二虎”,我们可能会讨论一个这样的职场话题,那么嘉宾会讲,说“是啊,我们都是好朋友、好同事、相煎何太急”,这句话其实很平常。还有一个例子,我们的导演模仿某歇斯底里的电视导购,前面摆了四个大磁盘,上面贴上1999几个字,说着说着突然拿了个大锤子,把中间两个盘子“咣咣”现场就把它敲碎了,敲碎以后剩下19块了,原来就是要表达一个“破”盘价。他们做了很多很有创意的东西,当你觉得忍俊不禁。而且他们是属于那种得一点表扬都很灿烂的人,马上就会想到“哎呀”我们还有很多很多那种创造力,现在我们的导演到上海滩坐地铁的时候,就会有人认出来,你就是什么什么“上班这点事”的吗?诸如此类的一些东西,我觉得可以他们在非常强烈的在做一些创新和尝试所取得的很好的效果,当他们发现主持人这棵大树靠不住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有所彰显。所以一月份的收视率全面飘红,我觉得和他们努力是分不开的。
我说如果你们要上海滩说《上班这点事》这种导演太有才了,目前可以半句话给你们,还有半句话等今年年底做年度总结的时候,我会整的把这句话送给你们,而其实这个团队有这样热情、这个创作的热情,用它来表现,实际上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作为策划、作为使用者是你给他一个助跑,这样一个助动力,我永远讲,只是把你们扶上马送一程,其它的你们自己去,那么送上马实际上还要一个储备,我个人觉得一个越好的储备、一个越好的创意,他更加需要一个标准化的流程,越标准操作流程和规范执行手册是能够让他更好的接近和完成它的创意,那么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这可能会牵涉到管理,就是我们对于团队的管理,你怎么样让他发挥它的作用?(待续未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