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波士堂曹启泰收视率上班这点事 |
分类: 思考中------ |
表面上看,那些信手拈来的幽默和机智既难模仿,又踪迹难寻,实际上全是他一生历练的结果。“我什么都干过。卖过女人衣服、做过美工、小贩、服务员、驾驶员、办过杂志、当过记者编辑、我也开过影楼、当过珠宝商……”站在闪光灯前,曹启泰自然地叉腰、抱臂、做搞怪表情,一面侃侃而谈。
曹启泰写过六本书。《一堂一亿六千万的课》、《想一想,死不得》、《我爱钱》……这些书外表极其张扬,内容却朴实无华。他说,“这些书就像我的日记,基本概括了我的人生。”
23岁时,初在演艺界成名的曹启泰娶了年长自己10岁的台湾演员夏玲玲,旁人一片质疑,他却以一本《结婚真好》昭示自己婚姻生活的美满,堵住了所有窥伺者的嘴。当年,15万册的销量第一次把他推上畅销书作家之列。
30岁时,他创办“婚姻大业”连锁公司,却因经营不善欠下1亿6千万台币的巨债。谈起这些,他纠正“成败”为“输赢”,“我当时只是把生意结束了,那时我太太身体不好,孩子刚出世,所以没有成败可言。”历经5年还债,他以幽默笔调写出《一堂一亿六千万的课》,再也不谈经商。
40岁的曹启泰重返主持界,已是举重若轻。他每天把自己的时间塞在各种节目里不得半点空隙,曾经有媒体说他是“超人主持”,辗转新加坡、台湾和内地。他描述过去7年“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在主持。”他就像开闸的自来水,把40年的沉积倾泻而出。
从2006年在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波士堂》以来,他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内地荧屏里,“我更喜欢内地的主持氛围,更轻松更大气,让我自由发挥。”与此同时,他开始不习惯和排斥台湾电视里肆无忌惮的八卦娱乐。
曹启泰从不在乎收视率,“那都是节目制作方关注的事情。”但他会因为一位小女孩的话而铭记在心。“下午有个小女孩找我签名,说她妈妈很喜欢我,觉得我人很好。人家没有说我主持得有多好,技术有多好。而是说我人很好,这一点很让我感动。”对他来说,这种赞美比那些枯燥的收视率数字更有价值。
“要像一台冰箱,可以调节,如果只有一个温度,你就不是好冰箱。”
2006年3月21日,《波士堂》录制第一期,节目没有录制样片,第一期就被安排正式播出。6月11日,《波士堂》正式开播,播出的时候正好赶上世界杯,在这期间收视仍然位于频道前三名,现在在第一财经频道排名第一。
《波士堂》在节目开播之前就被定位于“轻松的财经类节目”,以往财经节目严肃有余,生动不足,没有给财经圈以外的人了解这些老板的机会。
很多企业家在台下也是谈笑风生,一上了节目就味同嚼蜡,无趣了。《波士堂》就是要让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当初节目组来找他,当时曹启泰想的是,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节目类型没有做过的,他说,“怎么会不行呢?制片人说,这是一档财经节目,还要娱乐一点,轻松一点,我说,‘没关系,这些都是形容词。我是主持人,我就应该能做。别人要浓一点,淡一点,轻一点,重一点,这就看你自己,像一台冰箱,可以有调节,如果只有一个温度,那你就不是个好冰箱’。”
第一期录制的时候全节目组的人特别从容,一个小时的节目现场录了两个小时多一点。第一期录的是江南春,之前杨晖跟江南春说,你上节目放松就行,想喝水就喝水,想上厕所就直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