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CCTV-2讲座上的发言(三)

(2007-01-24 16:20:39)
分类: TV2.0------
在CCTV-2讲座上的发言(三)在CCTV-2讲座上的发言(三)在CCTV-2讲座上的发言(三)在CCTV-2讲座上的发言(三)在CCTV-2讲座上的发言(三)在CCTV-2讲座上的发言(三)在CCTV-2讲座上的发言(三)在CCTV-2讲座上的发言(三) 
   
    我非常反对叫这个节目是谈话节目或者是访谈节目,这是一档脱口秀节目。
   
     在CCTV-2的业务学习会上对所有制片人的发言
 
 
        我们的导演在做节目的时候具有一种非常执着的精神。当我们做娱乐节目的时候,你会特别想知道谁谁多少岁了,怎么了。做这个节目以后我们发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关于企业家的资讯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写嘉宾简历的时候要求要尽量准确。有的嘉宾不知道为什么,刻意的隐瞒了年龄,隐瞒了他们的一些数字等等。这些东西看起来好像非常小,但是我们每一个走上来的数字都是经过推敲的,经过他认可的东西。有一些嘉宾的同行看了我们节目,只要我们能够暴露的数据,他们是很关注的。所以我说节目轻松归轻松,专业不打折。
 
    我们的节目可以用《波士堂》的“士”字来理解。上面的一横长代表轻松的调性,下面的一横代表财经的属性,长了就变成“土”了,没有又是万万不行的。做这个节目给我的感觉就是它可能有很多难的地方,但是最难的地方还是如何把握平衡,怎么把握你的娱乐调性和财经的专业属性。这是特别难以把握的事情。包括我们在份量上,有的时候会不吝啬地把47分钟当中1/3强的时间做第一个板块的铺垫。
 
      我非常反对叫这个节目是谈话节目或者是访谈节目,这是一档脱口秀节目。专访和谈话节目和我所做的这档节目是有区别的。我一直认为这个节目应该称之为脱口秀。它符合脱口秀的本质,比如说受众的直接参与,三个观察员成为重要的代表直接参与节目。嘉宾在这个节目当中说话的比重并不是特别大,他和观察员是平分秋色的。我觉得机会均等是很重要的,三个观察员就是我们的观众代表。
 
  有了观察员,有了BOSS,有了主持人,就形成了铁三角结构,所以这个节目不是当年我们做二人访问的时候那样,《新青年》是单向的传播,《对话》是一个双向的传播,到了《波士堂》是多向的互动,整个谈话场变得非常有弹性和有张力,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波士堂》开创了一个私人化的公共话语空间,有些话是我们在饭桌上讲的,有些是在朋友范围内讲的,我们都拿到了屏幕上。这是我对脱口秀节目的理解,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一些说话节目不够原生态,不够还原。我们老是认为播音一定要有播音腔,电视谈话一定要有电视谈话的样子,这是一个误读。在以后我们会做更多的尝试。
 
  最近我们会推出一个日播脱口秀---《上班这点事》。这个节目基本上把你们家的客厅搬到了电视上来。当然不是一个完全的照搬,但是一直在找那个感觉。谈话氛围的营造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怎么把这些嘉宾在台下谈的话放到台上来,这是一门学问。你的心态够松,一定可以。你的心态不够松,就一定有问题。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体会。
 

  互联网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体验式。我个人不认为只有真人秀才是体验节目,其实谈话也是体验节目。我做脱口秀节目的时候,会抱定一点,它就是一个演播厅的真人秀,我会特别强调现场体验。节目录制前后老板是从来不会看到台本的。为这个事我斗争了很久,国企是比较难弄的,他一定要看到很细的东西才能上台的,但是我们也从不例外。青岛啤酒的老总金志国的快板书、他的歌以及现场写字的部分确实非常能够体现他的个性和爽朗。他的几万员工看了这个节目之后,他们会觉得这个老板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但是恐怕也把最真实一面的体现出来了。

     还要说到主持人的问题。一般我们做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非常高,我在这个节目当中对主持人几乎没有要求。当然真的说一点儿要求也没有是假的,我觉得还是看你怎么要求他。我之所以没有找一个专业的财经节目主持人,与我对节目的判断有关。商道即人道,好的主持人都可以做好节目,而“财经也轻松”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我要求主持人只要尽到主持人的本分就可以了,比如说承上启下、掌握分寸,把握节奏、调节气氛,把这些东西把握好了就很了得了。这也是为什么还要选择三个观察员的原因,我可以随时替换。我有一个“抽屉”理论,所有的格式是固定的,你把“抽屉”里的内容替代出来,就会有惊喜带给你。在这个过程当中,主持人很好的发挥了一个轻松娱乐的作用。而且曹老师的分寸感也非常好,这也可能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并且他做了22年的主持工作。当时选他的时候,坦率地说我连他一期完整的节目都没看过,我只是觉得他合适,这是直觉。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