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王”的四大预示

(2007-08-23 12:50:09)
标签:

房产/置业

地王/地价

融资渠道

分类: 房地产专栏《说房道市》
文/Kevin
07年6月新特区后重庆天价地频现……
                      

03年,奥林匹克置业有限公司以9.5亿元拿下重庆奥园地块,只能说山城地大无博,城市扩张尚起,房价初步启动,有大量的机会等待开发商发掘,有大块的处女地等待开发商进入开垦;

05年,香港瑞安15.8亿搞定重庆化龙桥地块,200万/亩的价格足以领重庆人咋舌,但已对整个重庆市场形成不了威胁;

07年,香港信合41.8亿抗下三钢场;广州恒大25.3亿元天价分别摘得位于渝中区和九坡区黄金区域的两幅地块;重庆龙湖以30.25亿元的价格拍得后勤工程学院380亩土地…… 一个又一个的天价“地王”惊艳楼市,一场“地盘”掠夺战争正在继续,新特区的设置,开发商与投资者对重庆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想象。

 
“地王”光环光耀而罪恶。某些愚蠢的政府卖力的制造地慌与提升土地价值,以地王与高房价招牌炫耀城市的价值与魅力,为自己的政绩浓墨重彩。但高额的土地成本,中下阶层望尘莫及的房价,惹来百姓的痛骂。地王源于土地的稀缺,源于拍卖形式的残酷……
重庆这坐曾经令无数外地购房者羡慕不已的城市,正在经受着高价地与高房价的凌辱。这坐城里被叫作“最幸福的购房者”,最后的幸福也将从此被剥夺,迎来的是沉重的房奴枷锁;房价的洼池即将被地王化为乌有,随时崩塌沦陷;而无数本土的中小房企也将就此沉沦……每出现一个地王对城市都有深渊的影响。 

“地王”的四大预示

 
“地王”预示未来房价特定上涨
 
土地招拍挂以来,政府的财政收入更加丰厚,“经营城市”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回报。而开发商都是利益至上,也不会让政府干巴巴的吃掉大头利益,理所当然的把高昂的土地成本嫁接给购房者。
行业人士都知道,土地成本在房地产开发成本占有重要分量,一般来说土地成本占开发成本的30%,如果销售价格未达到土地成本的3倍,开发商也不敢轻易下单,除非看准了这座城市的未来与预期。——可参见本博相关博文《拔掉重庆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内裤》
而重庆今年的成交地价都是天价,楼面地价都达到了2000—4000元/平米。他们看到了作为新特区的重庆的未来,所以他们敢于下手,在拍卖会上一掷千金却那么轻松。一般从拿到土地到达到预售条件需要2-3年,所以可以想象未来的2-3年的房地产价格。
 
“地王”预示市场竞争加剧,生存的难度
 
随着外来企业“狼群”再次入侵重庆,这已不是3年前的“八大金刚”,他们拥有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他们有很多独有资源来整合项目,是本地企业没有与无法想象的,所以看看除龙湖外,最近大多数高价地都被外来一流企业拿走,重庆地产业土地储备数量排前十的企业中,仅龙湖为本土企业。对城市的预期,对新特区的信心,对未来的赌博,所以他们敢抢敢拿。
他们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随着开发的进行,将与重庆本土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较量,由于本土企业的资金流远不能与之抗衡,本土企业首先在土地资源的占有上已经失去了竞争筹码,大批本土企业被挡在土地拍卖阶段。所以预计,在未来外来外企将最终掌握本地楼市话语权,占据重庆房企排名主流。
市场之战,谁主沉浮?相信本地企业将在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更多的是提升与发展,而不是随大浪滚滚东逝。
 
“地王”预示本土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危机
 
随着外地实力房企的进入,市场竞争的残酷,本土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临重新洗牌的危机,特别是中小企业将无法再坚守自己生存之地,他们被剥夺了发展机会,被扼杀在青春期,行业显得残忍与竞争的不平等。
在此我们可以想象,本土中小房企的自救出路,第一,寻求合作与新资金的注入,调整自己的资金结构。其二,向区县市场发起进攻,寻找新的商机,躲避残酷的现实。第三,迅速转行发展多元化产业,以弥补房地产行业的损失。
而本地王牌企业,首先,将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例如金科、龙湖、华宇都选择了全国征途,并且都取得了较好业绩,外地市场有着更为丰厚的利润,但盲目追求外地市场而丧失了本土机会的开发商大有人在,如今金科,在重庆即将面临无地开发。再者,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一方面,寻求与海外、国内等大型基金公司、投资公司合作,获得资金支撑;另一方面纷纷筹备上市,拓展更强大的资金后盾。
市场竞争隔热,资金需求与要求,对本地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注定重庆地产将迎来一次格局演变。
 

“地王”预示房产须重塑资金规则

 

房地产行业的开发传统的融资渠道就是银行贷款,只要有30%开发启动资金,就可以启动项目运作,获得拿地权后进行土地抵押代款,项目在建工程抵押贷款等等,都可以获得资金来源。而以这种融资渠道太过于单一,如果融资方式一旦出现断裂,企业经营将面临巨大风险。

但在大量资金雄厚的外企与大量外资资金拥入形势下,要生存与发展必须占有土地资源,并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以保持企业经营快速运作。而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将首先集中在资金和土地的较量上。跑马圈地,必备大量资金,实现项目建设需要资金支持。所以在未来更多要求开发企业必须打破单一的资金链条,拓展融资渠道,形成资金供给网络。如果没有新的融资渠道,没有较强的经济支撑,地产企业在未来将失掉竞争的力量,甚至生存的空间。

目前,房企一种新的融资渠道就是吸纳基金公司的资金。这种融资渠道也有其沉重的压力。因为基金的年回报率大都要求在20%。而作为房企,随着土地市场的规范,土地价格的高涨,没有大量的资金无法购买土地,所以一般房企多在地款上借助基金的资金。相反,由于土地本身的增值可以弥补基金的利润,再者土地款增加20%对开发企业利润影响不大。所以大家都愿意选择这种新型的融资渠道。

本土企业,例如龙湖、金科等大型本土企业都有国外基金公司的介入,他们就是借助基金公司强大的经济后盾,所以才敢那么疯狂的与外来企业一争高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