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明君
明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15
  • 关注人气:2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学生问:《红楼梦》没有流行元素,为什么会那么火?

(2021-12-15 12:51:39)
标签:

明清小说

红楼梦

玄幻

流行

文化

答学生问:《红楼梦》没有流行元素,为什么会那么火?
答学生问:《红楼梦》没有流行元素,为什么会那么火?
答学生问:《红楼梦》没有流行元素,为什么会那么火?

    流行常常是炒作引导的结果。拿现在的影视剧来说,有一段时间流行历史剧,一段时间宫斗戏盛行,后来又流行玄幻风,这些都是炒作营销的结果,利用网络做点击流量,用几个名人造声势,再通过多种媒体循环轰炸,造成大家都喜欢、代表主流的表象,让人觉得如果不跟风,就显得自己落伍了。玄幻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很典型,虽然瞎编乱造,但经过各种包装炒作,让人觉得玄幻是流行元素,年轻人聚在一起如不谈《三生三世》就觉得不好意思。

    《红楼梦》流行畅销,也有炒作的原因,但也是因为这部小说写得好,特别是这部小说融汇了当时的多种流行元素。虽然清代前中期通俗小说的跨类型现象比较普遍,但像《红楼梦》这样将各种题材类型、各种流行元素融合得这么好,是前所未有、后来也无的。也正因为这种融合,《红楼梦》的思想内涵显得丰厚。拿《红楼梦》中的爱情描写来说,小说中写爱情的超验特质,写爱情的知己内涵,将爱情当作人生寄托,都是对古代文学中爱情主题的深化。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而明清时期重情更成为一种思潮,有的文人甚至将“情”提高到维持天地的形而上高度,描写爱情的戏剧、小说大为流行,除了专写爱情的才子佳人小说和写情剧,即使写历史、战争、神魔,也常常穿插情爱。《红楼梦》的时代,文人借以抒写情怀的通俗小说、书坊编刊的通俗英雄传奇故事、民间流行的说唱读本,都大写特写情爱。文人独立创作的通俗小说中,男主人公将爱情作为人生的追求和情怀的寄托,他们之所以能建功立业,也是因为有巾帼英雄相助。《红楼梦》中对才子佳人故事提出了批评,但《红楼梦》实际上借鉴了才子佳人小说的爱情描写模式,爱情既是小说的主线,又是小说的重要主旨,所谓大旨谈情

    《红楼梦》也写了与情相对的欲,开篇第一回提到这部小说的另一个名字《风月宝鉴》,无论是一书多改还是多书合成,作者都曾有意将情欲描写作为小说的内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之后的《石头记》中仍然保留了风月内容,如贾瑞的故事、天香楼的故事、贾琏的故事、尤氏姐妹的故事,都应属于原《风月宝鉴》的内容。之所以保留这些描写,一方面是像《金瓶梅》那样借欲望描写批判政治、反思人性,一方面是以皮肤滥淫之欲反衬宝黛的精神之爱,另一方面也是受情欲故事流行的影响。从明代后期开始,商业发展,思想放开,“心学”特别是王学左派流行,个人欲望得到肯定,社会上出现了纵欲现象,产生了大量专写欲望的艳情小说(我曾经出过一本书《禁忌与放纵》专论明清时期的艳情小说)。到了清代,社会风气有所变化,纵欲之风有所收敛,但艳情小说依然流行,所以朝廷、地方才会多次禁毁小说戏曲。虽然很少有人再写作新的艳情小说,但各种题材类型的通俗小说中都会穿插情欲描写,如写历史的《女仙外史》,写神怪的《绿野仙踪》,甚至理学家夏敬渠所写的小说《野叟曝言》中也有大段情欲描写,借以表现主人公文素臣的正气和慎独。

    《红楼梦》所描写的家庭婚姻也是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家庭、家族,齐家被认为是由修身到治国的必经阶段,而到了明清时期,家风传承更受重视,出现了各种世家,如科举世家、中医世家、商业世家等等,很多文学作品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家庭家族,写家庭兴衰,写家庭教育,写浪子回头。因为家庭小说不好写,专门写家庭的小说不多,但一旦写出来刊刻了,往往大受欢迎。《红楼梦》的时代就有《歧路灯》等写家庭的小说。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因此婚姻不是个人之事,婚姻讲求门当户对,不讲感情。爱情剧、才子佳人小说只写到成婚,而对婚后的家庭生活极少描写,世情小说则重点描写婚姻家庭,像《金瓶梅》所写西门庆的家庭,《醒世姻缘传》所写狄希陈的婚姻,都是不正常的,《红楼梦》所写的婚姻家庭看起来比较正常,但多为政治联姻,是功利性婚姻,家庭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功利性婚姻造成的,比如妻妾矛盾、嫡庶之争、兄弟隔阂等。政治结盟、利益交换性质的婚姻使夫妻之间缺少感情,同床异梦,互不信任,甚至相互欺骗。没有感情的婚姻肯定是靠不住的,现代社会也是如此,如今离婚率很高,有各种原因,没有感情是根本的。

    《红楼梦》中的魔幻也是当时的流行元素,且不说专写神魔的神怪小说,就连世情小说、历史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等也多用神魔故事作为引子或框架。神魔故事是明清时期大众最喜欢的故事类型,明代中后期和清代中期有两次神怪小说写作刊刻的高潮。神怪小说流行的原因,一是可以借神魔讲道理,神道设教;二是神神鬼鬼很有意思,很好玩,情节曲折离奇,可以满足读者的好奇之心。《红楼梦》中补天之石幻化的故事、三生石畔神瑛侍者浇灌绛珠仙草的故事、太虚幻境的故事,以及小说中有寓言象征意义的梦幻描写,神秘的谶语,使整部小说充满了魔幻因素,而且这些魔幻因素融入情节,有助于表达主题,这是今天的玄幻小说无法企及的。

    《红楼梦》重点写家庭生活,但也对社会政治有折射暗示。《红楼梦》中写到了社会贫富分化,写到了贵族之家的奢靡,写到了农村的贫穷,写到了上层社会的腐朽龌龊,写到了官场的黑暗,甚至暗示了宫廷中的斗争。除了这些流行元素,《红楼梦》对贵族之家盛极而衰的描写,也是当时的人非常感兴趣的。在清代,经常有官员因为贪污腐败等原因被查办,有不少权豪之家被抄没,很多人对权豪由盛转衰的内幕很感兴趣,当作故事传讲。不要说普通百姓,连乾隆帝都对这个感兴趣,据说乾隆帝看完和珅买来的小说后,认为小说中所写的是康熙朝大学士纳兰明珠家事。小说中的家族盛衰,也是王朝兴亡之缩影映像。无论家族还是王朝,有兴就有衰,翻阅历史,满眼都是兴亡。有人从《红楼梦》中贾府盛衰故事中汲取齐家的经验教训;有人感悟“好”就是“了”的道理,慨叹人生;也有人冷眼旁观看热闹,甚至有幸灾乐祸之心理,“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当年那么豪横奢靡,而今如此潦倒凄惨,荣华富贵很难长久,这种大起大落,还不如普通人平平淡淡的生活,于是获得某种心理安慰,觉得自己的生活也不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