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开花落又一季

(2012-07-01 23:20:32)
标签:

老男孩

青春

岁月

梦想

情感

http://s3/middle/4bfc623fgc3c645321412&690

前几天,一个大学同学来,吃饭时回忆起大学生活,聊起了大学同学的近况。有的升官了,有的发财了;有的正准备出国,有的出国后又回来了;有的刚刚换了工作,有的已经提前退休了;有的离婚后再婚了,有的还是单着,有的一边凑合着过日子一边到外面寻求灵或肉的寄托;有的忙着孩子高考,有的已经抱孙子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都还迷惑着,却都过了不惑之年了,将希望寄托到了孩子身上,而自己的季节已经过去了。看了发在QQ群中的照片,很有感慨,时光真的如刻刀,即使精心打扮,用心修饰,哪怕是拉皮和注射玻尿酸,都无法掩饰岁月的蚀痕。昨日的誓言犹萦回耳边,匆匆已到中年。就好比聚会的七月份,池塘中浮萍点点,水边绿意葱葱,似乎仍是生机满眼,实际上一个季节已经过去了。如歌曲中所唱,花开花落又一季,但总感觉花还没有尽情开放,就有枯萎的意思了。

岁月如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两座山峰之间的直线距离很近,站在山头可以看见对面山上松树的枝桠,甚至可以看见树下的茸茸细草,但要走到那座山峰,则要经过谷壑底部,越过长长的崎岖山路。二十年后的一个月夜,我坐在阳台上,看着城市天空一角上的几粒星星,隔着20年的岁月之壑,想起了大学时的生活,又看到了大学毕业离校时的情景,告别的絮语言犹在耳,辘辘的车声渐行渐远。虽然后来又读了多年书,但大学仍是最值得记忆的岁月。

还记得老师讲课时的神采飞扬,虽然课的内容已几乎没有印象了。还记得有几个女同学,每次都是快上课时才斜背着书包,大摇大摆地从前门进来,大家都抬起头来齐刷刷地看,她们不仅不在意,而且洋洋得意,当时我就很是羡慕,我偶尔晚到一次,都从后门悄悄地溜进去,生怕被人注意,大家还是转头看,于是脸红心跳。已经记不起学校食堂饭菜的花样味道,但还记得开饭时的人潮涌动,食堂的饭菜总是做得不够,于是大家拥挤抢夺,有的甚至爬到人群的头顶上,将饭盒从打饭窗口的上面塞进去。还能想起食堂对面煎包铺中水煎包的味道。煎包铺正对门的墙上写着“概不赊欠”四个大字,但两位大妈还是破例赊给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她们说我长得老实,让人放心,那个同学还是沾了我的光。还记得学校门口小餐馆中的糖酥烧饼,那淡淡的甜,那松脆的香。那时经常不吃早餐,在第二节课下课时就到学校门口买烧饼吃,常常是一边走一边吃,到教室门口正好吃完,舔着嘴唇走进教室,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还记得图书馆窄小的借阅窗口,现在想来,像是牧师接受忏悔的小窗,看不清里面的人,一个声音从窗内幽幽地传出:借什么书?于是将借阅证和卡片从小窗口递进去,等了一刻钟后,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从窗口递了出来。

还记得操场上的露天电影,夏天的傍晚,操场上早早地就搭好了荧屏,夕阳的余晖红红的映在屏幕上,很美。赶紧吃晚饭,但还是晚了一步,于是只好在人群后面,站在凳子上,伸长脖子从人头缝隙中看电影,脖子累了,干脆到屏幕背面,坐到地上看。到了周末,常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市电影院去看电影。还记得弯弯曲曲的小巷子,巷子两边搭着的架子上晾晒着压制的挂面或粉条,在夕阳光照下能看到上面蒙着毛绒绒的一层灰尘,还记得电影散场后回来路上两边灰暗的灯光,但一部电影的名字都不记得了。还记得南沙河,走过田间小道,从村子中穿过去,吃力地爬上河堤,然后一路小跑下河道,常常栽倒在河中的沙土中,弄得一嘴沙子。河中无水,只有沙土,两岸是杂草灌木,是男女幽会的好地方,但到了傍晚时分,就显得有几分阴森了。还记得孔府孔庙,有一年曲阜市民可凭身份证免费游览,我就经常和一个同学带着两本书,在孔府的石凳上一坐就是大半天,看一会书,看一会人,偶尔装模作样地研究研究石碑上的文字,或看看圣人后代使用过的尿壶啥的。还记得尼山,和几个同学骑着自行车,早上出发,直到中午才到尼山脚下,先是野餐,接着去看孔子出生的山洞,洞口很狭窄,好不容易才从里面钻出来。站在洞口,能看到山下不远处的农田,圣人的父母就是在那里野合的吧。

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那个时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政治上的贪腐越来越严重,道德开始滑坡,社会上开始弥漫着腐朽的味道,让人想到大学公寓周围农田中大粪的臭味。那是一个躁狂的年代,是一个骚动的季节。青春期和后青春期的冲动,加上在社会上蔓延的虚荣的作用,空气中发酵着情欲的味道。一对对的男女同学勾肩搭背,出入教室、食堂,用一个勺子在一个饭盆中吃饭。下午放学后,在墙角,在树丛中,一对对的男女同学拥抱抚摸,唔咂有声。经常有两个或几个男生为争一个女生打架,由于雄性激素的作用,一个个眼睛红红的,让人想到发情季节的动物。还记得附近的农民经常找到学校,因为男女学生在麦地里野合,压倒他们的一片片庄稼。还听说有男女学生在南沙河约会,被当地流氓地痞抓住了,绑在树上羞辱。还听说市人民医院找到了学校,说是大学生流产太多了,影响医院正常工作了,何况玷污了圣人家乡的淳朴风气了。

从男欢女爱中可感觉到社会风气的变化。大一的时候,留着长头发、会写几首诗、唱几首小曲,具有艺术范的男同学颇受女生欢迎。女生要是搭上一个流里流气的艺术系男生,更是炫耀的资本,虚荣满满得要溢出来了,让其他女生羡慕得了不得。但到了毕业的前一年,风气变了,有家庭背景的男同学开始受女生欢迎了,有艺术范的男生逐渐被冷落了。经常看到一个显得颟顸的大胖子或歪嘴斜眼的丑男搂着一个娇小秀丽的女同学,让艺术男感慨不已。以搭艺术男而自得的女同学有的开始后悔了,但有点晚了,因为已经发生过肉体关系,甚至流过产了。还记得有的同学担心找不到老婆,竟然哭了,于是大三的时候有不少同学忙着回老家相亲。

但所有这一切,我都是个旁观者。那个时候,我身材矮小,其貌不扬,性格内向,呆里呆气,没有艺术范,又是来自农村,没有什么家庭背景,更主要的是,那个时候的我对男女之情还懵懵懂懂的。再说我那时忙着呢,忙着读书,无暇旁顾。我天生喜欢看书,但在农村没有多少书可看,我爷爷读过私塾,家中有不少古书,我在小学时硬是连猜带蒙,把那些竖行繁体的古书读完了,我的古文基础竟然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到了后来,没书可看了,于是到做村支书的本家叔叔家看报纸,凡是有字的纸都搜集起来研究。到了大学后,看到大学图书馆中有那么多的书,兴奋得都喘不过气来了。读古今中外的小说名著,读哲学,读医书,甚至想看看高等数学。因为经常借书,图书馆中有几个工作人员都认识我了,有时走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师模样的人跟我打招呼,问我:今天怎么没去借书呢?我就很奇怪,因为不认识。后来一琢磨,想起应该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那个时候,总感觉一切问题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包括男欢女爱的奥秘。看一对对男女同学谈得有滋有味的,觉得莫名其妙,于是借了几本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之类的书研究了几天,也没弄明白,于是也就算了。

但也并非全无青春的萌动。有一次,读到《诗经》中的《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于是就幻想着在田野中缀满晶莹露珠的青青草蔓之间,或是校园小径上,与伊人不期而遇。也并不是没有梦想,相反,时光越流逝,梦想越清晰。记得大学毕业前,当时的系书记找我谈话,问起我的就业想法,谈起了留校问题,我讲了我的桃花源梦想,他笑着说:你的想法真的很怪。大学毕业多年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现实世界中找桃花源是很难了,但心里还是向往,于是写了一本名为《心灵桃花源》的书。

三十岁之前,总觉得还年轻,总觉得前途远大,因为人生有很多种可能。可一转眼年过四十,花开的季节已过了,已没有了当年的热血,除了彗星撞地球或中彩票之类的意外,已没有多少奇迹可能发生了,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日子,按部就班,等着老去,可以一眼看到几十年后,看到退休,甚至可以大致看到生命的终点。但只要活着,就还需要梦想,需要爱情,需要信念。如今我望着夜空,看着天空的几点星辰,想起了星散各地的同学好友。亲爱的同学们,现在过得幸福吗?当年的梦想实现了吗?如今还有梦想吗?想起了电影《老男孩》,想起了筷子兄弟唱的电影插曲:

……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

是不是应该放弃

花开花落又是雨季

春天啊你在哪里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看那漫天飘零的花朵

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

有谁会记得这世界她来过

转眼过去多年时间多少离合悲欢

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燕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

未来在哪里平凡啊谁给我答案

那时陪伴我的人啊你们如今在何方

我曾经爱过的人啊现在是什么模样

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

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抬头仰望着满天星河

那时候陪伴我的那颗

这里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

改变了我们模样

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

我有过梦想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看那满天飘零的花朵

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

有谁会记得这世界它曾经来过

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

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抬头仰望着满天星河

那时候陪伴我的那颗

这里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

                   如果有明天祝福你亲爱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迷失的季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