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周瑄璞刊发《渭城文化》

标签:
文友印象 |
分类: 散文习作 |
文友周瑄璞

和周瑄璞什么时候认识的,已记不清了。怕是有近十年了吧。十年前,我始习小说,那时候,对于一个只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豆腐块”,在文学刊物发表过几篇小说的我来说,“作家”是何等令人肃然起敬!是竖在远方的“一座山”,“需仰视才见”的。那阵子,我在博客“公告”栏不知天高地厚的信誓旦旦的声言要写出“有名堂”的东西来。周瑄璞在博客里留言说“期待你的名堂”。其时,我并不认识周瑄璞。但其名已有耳闻,知道她已写了几部长篇,人又漂亮。就时常在阅读她博客里的文字的同时,想象着那个叫“瑄璞”的女子是何等的美好。
初次见面,我和宁可兄都称她“周老师。”宁可兄至今还这么称呼她,这是他一贯的君子风范。尽管周瑄璞一再强调不要叫她老师,说把人叫的不好意思。后来,我干脆直呼其名了。那么好的名字不叫便辜负了那名字。
我们时常以文学的名誉相聚。
周瑄璞除了广获赞誉的《多湾》外还发表了几十部中短篇小说。这些中短篇多篇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小说年度选》选载。在文学界产生一定影响。其中《骊歌》《衰红》《曼琴的四月》《故障》等无不是出色之作。
周瑄璞性情温和,待人热心实诚。
有次她让我和她一起去作协见某部门领导,到了作协门口,她把一盒茶叶塞给我说,见了谁谁,你就说,这是你的一点心意。弄得我不好意思又感动。她想的真是周全。
因孩子上学之事,我想让她给陈忠实老师说说,看能不能给写幅字送人。她给陈老师打电话说了,还一再叮嘱我不要拿贵重东西,要不陈老师会生气的。二两茶叶就行。她自己带我去报社西侧的一家茶叶店看茶叶。我说,三四百块钱的茶叶怎么好意思拿出手?她说,那还要咋?这就行了!听我的!
她自己买了李敬泽签名的《青鸟集》,孙见喜签名的《贾平凹传》,送给我、杜文娟、林权宏、强紫芳等文友。还说啥时候见了邢小利老师请他给《陈忠实传》签上名送我们。
从一名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到出版社编辑再到职业作家,周瑄璞通过自己的勤奋和执著用笔书写着别样的风景。她的成功缘于她的努力,也得益于她为人处事的风范。
有友若此,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