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小说《半个世纪的寻找》的赏析与点评(转载)

(2008-12-01 17:35: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小说

对小说《半个世纪的寻找》的赏析与点评(转载)                            

 

对小说《半个世纪的寻找》的赏析与点评

        /  高林瑜

      对这篇小说,我是一边读,一边分析的,只是我的看法,供作者与其他读者共勉。

苞谷一收,六爷就闲下来。”六爷爱鸟以善心喂鸟,用细节表现了他的善心。“六爷还爱养花,院子靠西墙那块堆摆了大大小小的盆盆罐罐”。六爷爱花,也用细节描写表现他的人性的善良,也有些许孤独。“花一开鸟一叫胡琴一响六爷就是神仙!”这是他的人生简单的生活的快乐,一种纯净的境界。

“六爷伺弄花鸟有些年头了,一个人过日子,怕的是没个说话的。花一开鸟一叫胡琴一响六爷就是神仙!”“六爷他爹是个民间艺人,六爷九岁就跟他爹学拉胡琴。”(补叙六爷的身世,苦命,没了爹娘,却跟爹学会了拉胡琴。给小说笼上一层凄婉的气氛。六爷是个苦命娃,“不到十六爹得了伤寒死了,他娘就没日没夜地哭,把一双眼睛都哭瞎了后来掉在院子的水井里,捞上来早断了气。再后来六爷就进了郭家村地主郭地毛的门。”“他爱他的老屋,老村子,那里“好像老屋子安他的魂。”“六爷不愿意搬走和一个女人有关。”这是一个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

 他给东家做工,郭地毛许诺给他娶一房婆娘。这是故事的进一步铺垫。

 “还没到那一天却出了一桩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设悬念。郭地毛好色,“长夜孤灯,女人的叹息声像一个苍凉的叹号,在寂静的夜色里触目惊心。”细节描写生动。“三姨太柳叶最有个性了,活像一头烈倔的骡子,动不动还跟地毛耍脾气,不像那两个女人柔软得像一汪水,倒进水缸就是水缸的样子。箩卜白菜各有所好,东家地毛偏喜欢她的掘劲,说这样的女人像大辣椒吃到嘴里有味道。”对三姨太描写颇有个性。但她也因受主子的宠幸而遭其他两个姨太的嫉妒。)“六爷看见两个姨太变着花样地折磨柳叶心就像被人放进磨盘碾碎了。”这里六爷的心理描写有一点唐突,如果事先再有一些铺垫就好了,为什么六爷这么痛苦?!这种痛苦好像有点突然。作品前边说六爷爱上了一个女人,但并没说是如何爱上了这个柳叶的,此个这一细节能否在前边做一点铺垫。“六爷兔子一样蹿到她跟前,夺过她手中的井绳说,”这能暗示出他对柳叶的关心爱护。

“人拧不过命。二十一岁的女子柳叶也一样。”又追叙柳叶被父母因吃了东家十几斗粮食而硬嫁给了财东家。“柳叶嫁给地毛那一年日本人炮轰了卢沟桥。”暗示出时代背景。

      “那一年,六爷已经给地毛家拉了三年的长工。”应把他所见的一些密事再写一此,从“小六子”的角度去写,是不是还可是这个故事更动人?

“六爷第一次见到柳叶是在东家的婚礼上”, “六爷只好扶了东家的胳膊去完成这仪式,柳叶挂满泪珠的脸蛋就鲜活在六爷眼前,六爷的心咯噔了一下,又咯噔了一下。脸一下子红透了,像熟过火了的柿子。”能现出小六子对柳叶的心疼,认为她不应被一个老头子霸占。他心里真爱着柳叶。但他竟只是个下人,再爱也只能闷在心里。

“没有人知道二十二岁的六爷啥时候喜欢上三姨太的。”哦,这一句交代的好,那么我上边所认为的说六爷的那一笔心理描写太唐突的看法就可以不太追究了。这句话已给读者点明了。

柳叶勾去了小六子的魂,他比竟是小伙子,有了自己爱的冲动。六爷干着东家家里最累最脏的活,可他有他的期盼他的甜蜜。)“隔半天六爷说,三姨太,小六子给你唱个歌吧。”“六爷还在唱,身后的女人已是一脸的泪……”(我觉得这里已铺垫到这种炽烈得程度了,“小六子”应该有爱情的展示,那就是一个“大的动作”,让小六的爱的火焰在这个没有别人打扰,只有这两个相爱的人的原野上,让爱的情火焚烧一场,因为当我读到这里时,我觉得,这个机会是最好的,是他们两人的一次爱的交流与大胆地喧泄的时刻。让小说在这里有一个小高潮。因为前边叙述很多了,好像这时需要一个很炽烈很大的爱的的渲泄场面。这只是我作为一个读者的感赏而谈的一点看法。关键还要看你自己当初的构思与处理技巧而定。仅供你参考。)

“他的秘密只属于他一个人。”“小六子,你真不是个啥好东西!”六爷在心里自己骂自己。

“女人又说,带我走吧,”“带我走吧,六子哥。女人说这话的时候,再次眼泪巴巴地望着六爷。”女人如此恳求小六子,她多么渴望能得到真正爱自己的小六子。而小六子却犹豫了,怕对不住东家。认为东家对自己好。这就是一个长工的良心。“还没等到那一天,麦子上场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这又是悬念。“地毛一眼就看见挂在六爷脖子上的玉坠”,这个玉坠惹了大祸。这是柳叶对小六子的一片爱心,是信物。“麦一入仓,地毛就喊来几个莽汉把六爷给五花大绑地给捆了起来,”“别打了别打了,要打,打我,玉坠是我给他的!

  三姨太突然从屋子冲出来,扑通一声跪在地毛面前。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这个毒打小六的场面写得动人心魄,“六爷后来打听到地毛把柳叶卖给了口外的一个皮货商(瘸腿的五十多岁男人)。”这是东家对柳叶与小六子对残忍的一种报复。“地毛用女人换了两车的上等皮货。”这个地毛的阴毒与奸邪可见一斑。原来他是披的善面的恶狼。而小六子和六爷都还起初以为东家是个心较善的人。由此可见他的骨子里还是一个恶性不泯的人。

“这也是他不愿意搬到神禾塬的唯一原因,他想,要是自己搬走了,柳叶回来找不见他可咋办?他得守着老屋,守着老屋就会等来他的女人。”这段照应开头,读者终于明白了,六十多年为什么不愿意从老屋里搬走。令人心酸,而作者这个伏笔写得好,埋得很深,一直牵着读着的心绪。“他把自己的光阴都给了花鸟,给了胡琴,给了枯涩而甜蜜的思念。对那个叫柳叶的女人等待成了他生活下去的一切理由。”照应开头,交代六爷竟等了近五十年啊,这就是一个男人刻骨铭心的爱啊。“一场大雪。……当他们找到六爷时,他已经在冰冷的土炕上硬成一疙瘩。六爷的心口上放着女人给他的手绢,身边竖放着他的胡琴。”“屋子的地上,洒满了麦粒,谷粒。

一堆黑压压的鸟儿啁啾着围在六爷的身边……”结尾含蓄而悲切,让人不禁唏嘘慨叹,人的一生,可是命运的造化啊,一个(柳叶)在不知有多远的远方被人带走。一个(六爷)在这个白鹿村苦苦等了一辈子。我读完这个小说,心绪也是走进了小说描写的那个年代。我的心一直在和小说的人物帮事一起起伏。作者始终没再后半部分提及柳叶到底在哪里,因为作者和六爷一样,是在做一个遥远的等待,一个根本没有归期的等待。这种遥遥无期的守候,是多么震撼人心。在物欲横流,人性一些失落的现实中,这样的爱情故事,这样的刻骨铭心的为自己的心爱的人守候一生的人又有几个呢?这是那个时代的小人物人生悲剧。所以这个小说是对现代人性的一种反照,让人们明白,真爱无价,所以我说这是一曲爱的赞歌,在天地间,在那土塬上响。

2008121日于中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