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涛小说《父亲的爱情》后有感 (转载)

标签:
评论文学 |
分类: 散文习作 |
小说一步一步出现了人物,铺垫的好。俊才叔被处分,似掀起一波澜,引人读下去。用对比手法,写了新人物“秃子叔”与母亲的“缘”。这个人物写得也很好。又写父亲与冷如月的的一些动人的细节。深沉,凄美,让人动容的故事,我是第一次读这样的叙述语言。母亲多大度,内心多么美丽。让人落泪啊。“父亲的眼泪”不是冷如月烫出来的,是他的无柰,心酸,心疼,一种没法言说悲怆,只有读者能体味,只有父亲自己知道,一个男人落了一串多么令人心伤的泪。这细节很成功。含蓄而有无尽的深意。是父亲的愧疚,和那颗不能救恕的心在流泪,他愧对母亲,为何?!!他又愧对如月?又为何!!是谁一手制造这具悲而伤情的运命故事?
是爷爷?是父亲当年的廹不得已的顺从。这让我想起了鲁迅的婚姻。但鲁迅太对比住那个和他结婚却一生没能走进鲁迅心中的可怜的女性。竟老死在鲁家。这是鲁迅的错吗?但必竟我为和鲁迅已结婚,并为鲁迅死守一辈子的那个女人而悲鸣。而你的作品中母亲的选择是对的。给整篇作品加上很大明亮的希望的色彩,是的,这样的一个忍而求生求爱的的女人,是伟大的。是崇高的,特别的她心灵,是光芒四射的。母亲的形象,很生动。这就是“父亲嘴唇在发抖”的原因。这个他并不真心的爱的女人,给他你养家,给他的老人送终,把自己最青春的岁月给了他。而且还主动成全了他和冷如月的爱情,这一个细节更表现了母亲人性宽宏,人性的绝美,一种纯美。当我读这篇这小说到此时,我的手是颤抖的,心是悲怆的,为作者能塑造这么一个人物而动情。“小鸟”在满足的啄食,像母亲一样,在风雨的人间,重新觅到了自己的另一份爱情,尽管母亲一辈子不知什么叫爱情,但他的生命里却为我们孕育了两段最灿烂的爱情。她能拥有一段美好平静的生活,也是她真善的心性的回报。她的命运有这么一个尾声,就像这篇作品一样水到渠成,写得好。这篇我得好好读几遍,语言出乎我的意料。以前我读你的散文,现在发现你的语言是出乎我的意料,进步是大得了得。“了得”!语言中有很多诗意的,象征性的意象细节。我十七年后,第一次这么感动于你的写作语言。写作是孤寂的,但你终于写出了这样成熟而优秀的作品,我心为你鼓舞。最后再说一句,继续努力。你的勤奋,你的天份,注定是咱秦地的一颗小说作家,这是我的评价。这篇小说我没说缺点,我还没看到太多缺憾。故事虽是旧一一些,而你串连得妙,写得很生动。就像是咱乡土的上泥土的味道一样纯粹,又其中开放的许多诗的花朵,不再夸你了,是你这他篇作品又一次征服了我日渐淡然的心,让我又一你被你的文字感动,心在颤动。被文中那乡野里像“母亲”一样的油菜花,也为那乡土上真真切切的故事与乡音,小说中的人物,用你的一个词来说吧,很“透明”,有股子个子的香味。结尾明丽含蓄,是个动人的悲喜剧。作品中写景处处为人物的性格作铺垫,像散文的美。为你如些成功的语言与风格而感动。上述文字很粗糙,请爱生见谅。的确,读了你的这篇小说,我的感受很多,一时不知该怎么说了。不是我不说,是我被你的小说的长进惊住了,这种长进和以前是有很大的不同了。就先说这么多。是星期日,过得很开心,被你的小说迷住后,从早上一直到现在,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啊。
高涛补记:
高林瑜老师毕业于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我上高中的时候,他来我们学校实习。一起来的有中文系许多老师,当时新华社记者程秀峰老师带队。我当时拿了自己写的两篇散文请教程秀峰老师,他看后久久地打量着我说,你现在的水平比许多中文系学生写得都好。他当然是鼓励我。我并不认为自己的水平有多高。此前我没有发表过作品。程秀峰老师当时介绍他的学生也就是高林瑜老师给我,让我直接和他联系。后来我把自己的习作大概七八篇拿去给他看。他每篇都认真地看了,有红蘸笔做了详细的修改和点评。后来中文系的学生在我们学校办了一期手抄报《红草莓》,我的散文《父亲的小石磨》被发在头条,贴在学校的玻璃宣传橱窗里。一天我途径那里,看见同学们围了一疙瘩在看,过去一看是那分《红草莓》。当时心里高兴极了。高林瑜老师实习完临走的时候,我没见到他,他给我留言:高涛,是你的散文作品给我留下了你难以忘记的印象,我衷心的希望你以后勤奋创作,努力学习,以后一定能写出更有分量的作品!
可惜的是从那以后,我几乎没有写什么东西。直到2004年,从部队转业的我被调到单位的办公室搞起宣传工作,我才重新铺开了洁如我心的稿纸开始写点东西,并不知天高地厚地给报纸投稿。好在很快就在报纸上发表。后来在《青年博览》上看到高林瑜老师发表的《看树》。我当时就断定他就是我原来的那个老师,后来看见那篇《看树》选自《教师报》我更加肯定我的猜想,还专门把那篇文章剪下来收藏。但是我不知道他在那里,从他那篇发表的散文猜想中他应该在宝鸡市那个乡村的中学教书,可更没有办法联系到他。后来我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篇文章,其中提到高林瑜老师。突然一天我打开博客惊喜地看到一则留言,我万万没有想到,是高林瑜老师留的,还有手机号。世界之大,令人茫然,世界之小,让我惊喜。此时我才知道他多年前就去了广东的中山市教书,携爱人,孩子,生活得很幸福。他是从网上搜索自己的作品时,搜到我的博客里的。这真像一个精心构思的小说情节,可它是真的,千真万确。至此我们有了交流。知道他这些年发了40多篇散文,好多都被转载过,有一篇还出现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中。
高老师的散文哲理、诗意、精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http://blog.sina.com.cn/gaolinyu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