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博友搞张音乐碟子

(2010-08-28 10:57:13)
标签:

杂谈

 

    来北京出差,题目是作品研讨,内容是喝酒。

人家在台上忽悠,我在台下瞌睡。忽然,一阵打屁股般巴掌声狂响,把我惊醒.我知道,大概又是高潮了,便赶紧闭着眼睛也跟着拍两下,拍完,继续瞌睡。

经常开会的人都知道,中国人鼓掌一般都有两波,前一波来自睁大眼睛的听众,他们坐在前排,不好意思睡觉,便有了两个福气:一是享受主讲人横飞四溢的口水,一是及时拍拍巴掌,发泄情绪。后一波是被吵醒的听众,他们不明所以,也跟着稀里糊涂地拍,这就形成了第二波掌声。

 我历来就是这第二波大军里的一只小小、小小鸟。

散会后,老惯例是聚餐。五湖四海的朋友汇在一起,酒是感情的“托儿”。都是所谓的艺术家,头脑都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间,什么酒逮着都乱喝。黄的,红的,白的,中国很多艺术工作者的肚子,完全可以开个染坊。

下午,去看我的学生,他混的很不错,但过的很压抑,我有点可怜他。

晚上,打电话给盛中国先生,目的很简单,是为朋友要一个碟子。

这个朋友我不认识,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但他(她)在我博客上留言,说看了盛先生的小提琴演出很激动,感觉那是艺术大餐,梦想能有张碟子。

我听了,为自己的前辈自豪。做为艺术家,能有这样的粉丝,真值了。

为了满足他(她)的愿望,我去盛先生家讨。一见面,我就告诉他:你不亏是亚洲琴圣,牛人。你的知音遍天下,都跑到我家里赞美你了。

盛先生大笑,很快在碟子上签了名,我了解他,那是个真正的艺术家,对自己的听众,他从内心尊重。

我还有个歌唱家大姐也是这样性格,去上海演出的时候,一个学生买不起票急得要哭,我随口告诉大姐。不想,她竟然跑出来,把那素不相识观众带进会场,坐上了后台看晚会。

那夜,那学生听的不仅仅是歌曲,更多的是爱,是尊重,是理解。

中国这样的艺术家其实也很多很多,南京的黄孝慈、北京的李光曦、河南的马金凤等等,他们和观众的友谊,可以写成厚厚的书。

而观众们,也在自己的心底,给他们树上了德艺双馨的匾。

可现在的问题是,很少有媒体关注他们。媒体的眼球,都盯在小沈阳的苏格兰花裙上,他们太忙,他们没有时间关注下那些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图一,那碟,很普通,但那是盛先生对观众的尊重。希望这个博友满意,我刚已请助手按您留下地址寄去

为博友搞张音乐碟子

 

 


图二,我和盛先生举杯,当时在说一个笑话,什么笑话,以后告诉大家。但也可能不要我告诉,各位过些日子看到CCTV关于盛先生节目后,会想到。哈哈。
为博友搞张音乐碟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