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聊钱
(2010-07-30 14:19:45)
标签:
杂谈 |
小时候家穷,妈妈曾带着我去邻居家借钱,敲开邻居的门,妈妈欲言又止。我跑了,跑的时候,我告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有钱,很多钱。
有多少,我不知道,但我希望,妈妈永远不要为钱敲邻居的门。
曾经真的阔过,20多岁,和同事合作做点小勾当,赚了钱,不去买房子买地,也不想存在银行,钱就随便搁在抽屉里,每天睡觉前看一眼,那叫一个踏实。
后来更阔了,工资长了几十倍,灰色和红色的收入也多了起来,于是,学人家买房子,买车子。这时,再看看抽屉,空了,看看银行,欠了一屁股两胯的债。
债就是负担,从生理到心理,你对银行出来的人物,都有一种小民见皇帝的复杂感情,背地里,你巴不得咬他们两口,可见到人家,我露出的永远是最灿烂的笑。
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多,我对钱的狂热,也逐渐冷淡,因为事实证明,钱赚的越多,我的贪心也越大,结果,内心深处的欲望,总在不挺地膨胀。即使偶然实现了一两个愿望,可换来的总是更大的不满足和野心。
于是,新一轮的痛苦,重新开始。
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对钱态度的是一场灾难:汶川大地震。
汶川我没有去,只号召了几个同事去做志愿者,尽管我当时提出要去,但被单位拒绝了,我并没有强求。
这很有点虚伪,因为我其实知道那里危险,骨子里还是怕。我如果真坚持去,是没有什么人可以阻挡我的。
人到中年,我的世故和狡猾,很多时候不知觉的冒了出来。
汶川回来的同事告诉我,太惨了,众多鲜活的生命,一夜间就压成了肉饼。同事还告诉我,在绵阳,很多宝马奔驰都停在路上,车主放弃了这些,早早去安全地带求生了。
我无语,然而震惊。
我在想,如果5月12日那天,我也在汶川,会不会是死难者中的一员,如果是,我的野心,我的财产,我的债务,我的家庭,我的一切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我做了钱几十年的奴隶,但面对死亡的时候,我忽然明白,这个主人有时并不靠谱。很多东西,钱并不能买到,比如生命,比如亲情,比如爱。。。。。。
这件事以后,我做了三个决定:
一,不再置业,除了历史上留下的那点烂摊子,我绝不再买一分钱固定资产。谁要拿出发财计划诱惑我,我都将其认定为心怀叵测者。
二,量入为出,每个月除了还银行贷款,我把日常收入分成三份,
三,不再为五斗米折腰。刚闯江湖的时候,为了钱很亏过自己的尊严和良心,今天,估计人家出再多的钱,都无法让我学一声狗叫。
。。。。。。
我这样对钱的态度,有钱的老同志可以参考下,但青年朋友千万别学,你们还没有资格淡薄名利。别说五斗米,哪怕一粒高粱,你们该折腰还得折腰。
谁教导年轻人视金钱如粪土,那一定是跟在后面的拾粪人。天下有大多这样的老前辈,整天劝告别人淡薄名利或者仗义疏财,可他自己,一分钱永远要掰两半使。
在没有钱的时候,钱还真是个好东西,说句遭骂的大实话,对一无所有的人来说,有时钱比尊严更重要。
不是吗?我们结婚,需要钱,总不能让老婆和咱浪迹天涯吧。虽说那也是一种浪漫,但这浪漫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强做欢笑的苦涩。
我们生孩子,需要钱,这年头,把老奶奶接回家做产科大夫的好事已经没有了。而送进医院,即使顺产,没有足够的人民币你的娃娃也出不来。这还不包括红包小费什么的,否则,,,,,嘿嘿,前段日子不是冒出个不给红包,医生就把人家产妇肛门缝一半的感人事迹吗?
我们要发展,更需要钱,今天中国,早过了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季节, 没有一定的积蓄,咱哪怕就想摆个发家致富的小摊,也是空中楼阁。
废话说了这样多,全是因为钱,身处山村,除了吃喝画画,无可消遣。钱忽然成了没有意义的废纸,见景生情,也算有感而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