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的离婚
(2009-03-21 09:42:06)
标签:
杂谈 |
听到一个故事,不知真假,姑妄记之。
南方一省长,政绩卓著,中央欲升其但任省委书记。无奈,该省长正在和夫人闹离婚。中央组织部找他谈话,劝他,婚就不要离了,否则,社会影响不好。
省长回答很干脆:可以不当官,但,婚必须离。
结果,他书记自然没有做成,只是调到北方一个贫瘠省份继续当他的省长。
以繁调简,以富调贫,这是自古以来的一种处罚。但据说该省长干得很愉快,人好像年轻了十岁。
我有个朋友,也是作音乐的,名气很大,资格也老。一辈子乐乐呵呵,可谁也想不到,去年春节,他向50岁的老婆提出离婚。
老婆倒也痛快,说:“离婚没问题,财产留下”。
我朋友虽然写过几首家喻户晓的歌曲,但还真没有什么财产。他把自己唯一的房产和汽车给了老婆,又向大家凑借了100万元,才了断这场婚姻。
他也向我借钱,但很惭愧,我当时正在饥寒交迫中。只好从别的哥们处转借了五万给他。给他钱的那夜,我们一直在喝酒,他心情很好,春风满面,没有一点马上要家破人亡的样子。
“你以后怎么过?房子都没有了?”我为他担心。
“那有什么?我可以租房。我工资8千多,多少还有点稿费,也够了。”他很自得,一副鱼归大海的洒脱。
“孩子们同意吗?”我问。
我知道,孩子往往是捆绑婚姻最大的绳索。
他喝口酒,看窗外:“不想那样多了,我现在只想解脱。我总不能到混到死,都活不成自己吧。”
他的话让我无语,只有举杯示意。
“老兄还会结婚吗?”我笑问。
“结婚?”他大笑,“我傻逼啊?好容易得到自由,我再去背个枷锁吗?十年内我不会考虑此事。”
我想到他的夫人,一个在群艺馆当主任的中年妇女。那种女人是典型的贤妻良母,20多年,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男人和孩子。我朋友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主,他几十年,恐怕连开水都没有烧过。
说实话,他们的婚姻,在外人看来很般配。我曾经和司机开玩笑:找老婆就得找那样的,即能上床,又进厨房,简直是通房大丫头,这种福气,是我辈想都不敢想的。
可再般配有什么用,不是还得离?
婚姻这个东西有时真靠不住,该来的时候来,该去的时候去,门板都挡不住,更别说那张薄薄的结婚证书了。
日前去道观,看到月下老人神象,他面前香火很盛。看来颇受信徒追捧。
我戏问道长:
“这个牵红线的老头有人拜,为什么拆红线的老头却没有人纪念?”
道长说:“宁拆一座庙,不拆一门亲。拆红线的肯定是恶神,不值得塑像。”
我没有搭腔,但却很不以为然。
其实,以杨老师高见,牵红线和拆红线都是在做大善事。你想,把一对、或者一个几乎窒息的人从婚姻中解救出来,不也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吗?
比如上文那个省长和我的朋友,把他们的红线扯断了,就是菩萨赐予的最大恩德。起码,可以让这二位在有生之年,活出一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