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海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2008-11-11 13:34:26)
标签:

文化

 

       王海被中国海洋大学

          聘为驻校作家

本报讯(记者杨波海)近日,我省作家王海赴中国海洋大学参加“小说论坛会”,被该校聘为驻校作,同时聘用的还有著名作家莫言。

11月8日上午,碧水蓝天,青岛阳光灿烂,中国海洋大学在图书馆礼堂为作家莫言和王海举行了隆重的驻校作家聘用仪式。会上,校长吴德星先生亲自为莫言和王海颁发了聘书,学生代表上台为驻校作家戴上了中国海洋大学校徽。随后,由该校客座文学教授、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委、著名评论家谢有顺主持,作家王蒙、莫言、王海三人以对话的形式给该校文学院的学生作了一次文学报告。报告会结束时,应学生要求,王海用最地道的陕西话、精彩的语言讲述陕西咸阳五陵原文化,他的演讲得到学生热烈的掌声。据悉,此前,著名作家迟子建、张炜、余华等作家已成为中国海洋大学的驻校作家。

 

 

 

 

王海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校长吴德星为王海颁发聘书。

 

王海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学生代表为王海佩戴中国海洋大学校徽,

 

王海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戴上中国海洋大学校徽的王海。

 

王海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王海在鲜花旁边沉思准备感言。

 

王海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王海感言:莫言把我准备好的感言一下讲完了。

主席台上就坐的有:原文化部长、著名作家王蒙、著名作家莫言、文学博导谢有顺、作家王海及校长吴德星和校其他领导。

王海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王海细听学生的提问。

 

王海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王海用最地道的陕西话讲述陕西和咸阳五陵原文化。

 

 王海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王海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会场一角。

 

王海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右起:著名作家莫言、原文化部长、著名作家王蒙、文学博导谢有顺、作家王海。

 

链接:

      1 、“海大不要求每位驻校作家具体干什么,只是希望他们的身影能在校园里留下”。驻校期间,学校将组织作家们在学校里举行演讲会、文学朗诵会,与科学家和师生们进行恳谈、座谈,借此营造出学校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大家从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使学生们能在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中吸取精神营养,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修养和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

      

    2、据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廖可斌教授介绍,国外的著名大学如哈佛、耶鲁等,都设有“驻校作家制度”,邀请活跃在文坛的一线作家,在大学课堂开设“创作性写作课程”。对作家自身而言,和青年学生的广泛交流能使自己保持一颗年轻状态的心,保持旺盛的创作动力和创作激情;对学生来讲,这样和作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对文学艺术的兴趣,激发艺术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活跃校园文化氛围,这是经过国外著名大学长期实行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项制度。

   

    3、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王蒙吁设立驻校作家、艺术家改善高校人文环境

 

 

2007年10月12日 20: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jpg 

    资料图:著名作家王蒙。 中新社发 吴久久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天津十月十二日电 (记者 田齐)建立驻校作家、艺术家、人文大家制度,将有助于改善、提升高校人文环境。这是著名作家王蒙今天在此间举行的 “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建议。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院长王蒙指出,建立驻校作家、艺术家、人文大家制度,让他们生活、创作在大学生中间,将有助于改善和提升高校的人文气质。

  针对目前中国高校出现的官场化、市场化、道德失范、价值失范现象,王蒙建议从身边事做起,在校园内彼此不称官衔,称老师、称先生;举办人文素质以及通识教育讲座;推出更多艺术、民俗、宗教等学科选修课;设立戏剧、国画、书法、中国功夫、民间文化、文物、考古等研究中心;缅怀高校人文遗迹,积累人文资源;重视校歌、校训;制止校园内破坏人文环境的行为。  

  “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来自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中国二十余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化时代人文教育的特殊性”、“人文精神是校园的灵魂”、“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方式”、“社会责任感是人文教育内容的核心”、“校园的文化生活与心灵的滋育”、“人文精神与历史遗产”、“博物馆在校园中的地位”、“校园中两种文化的关系:经典与时尚”等八个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