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美的广电运营商将为商业用户采用何种技术(1)

(2007-02-12 21:53:09)
分类: 宽带通信

(北美广电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展开了面对面的竞争,无论在争夺商业客户还是住宅客户上,都在相互渗透。我国广电运营商相对较弱,还未能对电信运营商构成威胁,但其巨大的客户基础是开展宽带业务的很好条件。这里简单阐述北美MSOs如何采用何种技术进入电信的传统领域。)


1. MSO必须考虑商业用户市场

在北美,CMTS系统比xDSL系统更为流行,几大多业务运营商(MSO: Multiple Servicer Operators,相当于中国的广电)占据了家庭用户宽带市场70%的市场。但是,由于市场的逐步饱和,近年来,视频业务仅能保持一位数的年增长率,这使得MSO们希望通过扩展更多领域以获得更高的发展。商业宽带应用就是这样一块值得多业务运营商去大力开垦的领域。但Telcos(电信运营商)占据商业宽带应用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据统计,在2005年的美国,总的商业市场约有1300亿美元,然而MSO们仅仅占得19亿美元(Kagan Research),不到2%。之前的2004年,仅为11亿美元。2006年,其增长仍然比较缓慢。

与此同时,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大张旗鼓地进军家庭用户宽带市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VerizonFiOS系统目前已经在接近20个州开展业务,FiOS提供三网合一业务,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电视、电话业务,并同时提供高速宽带访问。另外,SBCLightspeed项目同样野心勃勃,BellSouth也在部署IPTV业务。今天,已经不再是进水不犯河水,而是面对面的直接竞争。

telcos抢占MSO的既有家庭用户市场的同时,受形势所迫,MSOs也必须寻找其在商业用户领域拓展业务的希望。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1)可以借此弥补其在家庭用户市场丢失用户所失去的收入; 2)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对商业领域的进攻可以使得Telcos回头防守,拖住步伐。

据一些研究机构分析,尽管目前市场份额十分有限,但MSO在商业领域的市场前景仍然可以看好。这主要基于如下调查得出的结论:

  1. 多数商业用户认为MSOs能够为商业用户提供宽带业务;

  2. 几乎对于所有的商业宽带需求,包括下一代的VoIP, 高速Internet接入和以太网络,MSO都有可行的办法;

  3. 尽管MSO在提供商业业务方面缺乏经验,但用户对MSO提供宽带业务的信心已经比较高了(当然仍然低于对RBOCs(Regional Bell Operating Companies)

些调查给了MSOs们不少的信心,同时,多数MSO认为,RMOCs(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Ottawa-Carleton )IXCs(IntereXchange Carrier)是稍弱一些的竞争对手,在SME市场上,可以与之一决高低。



2. 商业业务需求

2.1 带宽和收入

首先来看看美国整个商业宽带业务的一个需求和分布情况。下图把商业用户分为5类,列出每一类用户每月消费的带宽和大概的费用。

http://docs.google.com/File?id=dd9rkg8z_652nr42r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专线业务在美还比较流行,带宽的价格还比较高,同时,这里的数据是一年前的数据,目前的情况与此有出入。

根据美国几个城市的调查,统计了前40位的节点接入不同用户的情况后,下表列出了几个范围的节点能带来的平均收入。

http://docs.google.com/File?id=dd9rkg8z_66wwc646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带宽需求,对于运营商来说,来自不同规模的企业的收入也是不同的,其中SMB(中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对收入的贡献最大。

2.2 业务需求

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商业业务主要集中在IP业务和专线业务上。业务类型包括数据、语音(VoIP越来越流行),和少量视频会议业务。而数据业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上下行带宽需求对称、速率要求恒定

不同的企业需要的带宽范围不同,带宽的需求范围很宽,100K1G的带宽都是需要提供的。同时,商业用户要求带宽独享、并保证速率。带宽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大约在23%左右。

对于服务提供商来说,还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由于商业用户密集,单个节点可能需要数个G的上行带宽来服务一个区域内的网络,同时,大量的接入点所需要服务的范围则相对较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