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列算式是一年级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必备环节,
一、看图说一说
首先要让学生真正能够看图说出图中表示的意思。能用简单的语言正确表述出来那就说明学生已经看懂,算式自然就会列出来。
在讲授加法时我发现学生都能够根据情境图说一说图上的意思,并列出算式。当然这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能够说出题目的意思。为了让孩子们以后能够会看图,会说图,会提问,我当然也有自己的打算。从最基本的语句入手,打好基础。
句式:
“原来……,又……,一共……?”
比如说,
“原来有3只小动物,又跑来了2只。一共有几只呢?”
原来的教学:
前面的两句话学生都能看图说一说,但是提出的问题就不会这么容易了。现在一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什么叫“提问题”。会提出“为什么又来了2只小动物?”“为什么要是小动物呢?”……一些语无伦次,不贴近数学的问题接踵而来。不及时制止是无止境的。当然先要表扬会提出问题的孩子,然后转入正题,也就是提出数学问题。一点点引导。
学生会说1、“一共有5个。”
2、“一共有5个?”
自然会把答案说出来,所以我示范了一个:
师:一共有几个?
生:一共有5个。
师:如果你们是老师我是学生。你们会怎么问呢?
(交换一下角色,学生会感兴趣的。那他就是提问者了。)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而且我发现一年级的学生不仅好奇心比较强,而且记忆力也是非常好的,如果非常感兴趣,他会想尽办法记住而且牢记。所以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到。
现在的教学:
直接情境教学后面,摆出一位男同学头像和一位女同学的头像: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59EN00SIGG.gif:原来有3只小动物。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58EN00SIGG.gif:又跑来了1只小动物。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75ZH00SIGG.gif(代表老师了):一共有几个?
简单的图片展示就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再提出什么头像是就自然想都这几句话了。很有效。当然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很简单,不用想就会说。但对于后进生来说,怎么想也想不来啊!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832EN00SIGG.gif
二、看图画一画
今天的做法我还是挺值得一提的。动手圈一圈、写一写,印象更深刻。(一)创设情境
(学生还是很感兴趣的。)
师:图上有几只小动物?
生:一共有4只小动物。
http://s11/middle/4bfb5093haf8f50cdb1da&690
师:图上发生什么变化了?
生:走了1只小羊。
师:原来有几只呢?
生:原来有4只小羊。
师:发现……
生:又走了1只小羊。
板书:原来有4只小羊,
又走了1只小羊。
http://s9/middle/4bfb5093haf8f567315b8&690
(二)牢记个部分名称
老师指各部分所表示的名称。明白所表示的意思。
1、同位说。2、老师互动说。3、一学当老师问、一生当学生说(在黑板上边圈边说。)……
http://s9/middle/4bfb5093haf8f6ca17468&690
(三)从具体变为抽象过程
熟练以后把文字去掉,只保留数字。如图:
http://s8/middle/4bfb5093haf8f6cde83f7&690
然后列出算式:
http://s11/middle/4bfb5093haf8f6d2acb6a&690
我想学生会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