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人所不敢想,做人所不敢做”--- 其中是意味着无限

(2009-07-21 17:33:37)
标签:

宗教

人文

人类

艺术梦想

梵高

文化

“想人所不敢想,做人所不敢做”--- 其中是意味着无限的人类心理效果。

         我们曾经提到过梵高的故事。他是个大画家,他的多幅作品拍卖价都超过了1000万美圆,其中最有名的一幅拍卖价更达到了1亿2千万美圆——按说,这可能吗?可能这样高吗?可这样的事就是发生了。为什么会达到这样高的价格呢?


                我们已经解释了:一方面,这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梵高毕竟开创了一代新的画风,一代新的风格和流派,其艺术内涵精深奥妙,但这就够了吗?还有另一方面的因素:梵高本人的因素。或者说,梵高本身是一个传奇:一生未婚,一生流浪,一生之中只追求一件事,那就是绘画:这就不是几个人可以做的到的。而且他的结局很悲壮,是开枪自杀而死——或者说,梵高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甚至就带点神话色彩;在不少方面达到了人类追求和精神强度的极限,简直就是不是小说而胜似小说,是人们自己想做而做不出、做不到的,因此就钦佩他替我们做到了,代表了人们自己的心愿实现: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的期望:为自己喜欢的人和事,为自己的理想和梦想抛弃一切、不顾一切,活的那么潇洒、自如,可就是没人敢这样做,惟独梵高这样做了,抛弃了一切去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一生过的那么苦!那么艰难,最后绝望,对着自己连开两枪:这恰恰是我们自己想做而做不到的!


                 在现实里,谁敢这么做?比如你一样有一个艺术理想——可你能不要文凭,不要工作,不想出路,不留后路,不计结果,不算代价,没有收入,没有生活保障,不在乎失败的风险,世俗的眼光,不在乎被整个世界抛弃,不顾一切去追求它吗?为了自己的梦想拿一生、拿青春甚至拿生命来赌?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梵高的生平事迹——他代表着我们多少人为自己的“‘真心’梦想”去努力的心愿啊!可一放到现实里,人都对现实妥协、退让,就都退缩了,把理想牺牲了,梵高呢?却舍弃了现实,拼尽自己的一切去求那个理想!哪怕为之去死!

                 在这个角度上说,梵高是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奇迹——而这些对人们的心理都有巨大影响。或者说,他“人生”的、独特经历、传奇意味和悲壮氛围成就了他特殊的历史盛名,而这些最后都注入了他的作品“价格”之中---------有时,不是作品本身感动人,而是作者本人的事迹和故事抬高了他作品的声望和定价---------人们迷恋梵高绝对是有充分理由的!这样的事并不是无端就发生的。有它很深刻的心理学根源。


                梵高的一生是我们想做而现实里绝不敢这样做的。一切我们不敢想、不敢做也做不到、做不成的事,别人做到了,成就了,拥有了,他就成了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偶像,我们的替代。在我们的体系里,也多了这样的“心理元素”:“上帝”作到太多我们只能日里梦、夜里想而现实里绝无法做到的事了!开个玩笑,不少人总想拥有全天下兆亿财富和亿万美女,拥尽天下的好东西(人性客观如此)——这现实里怎么实现的了?可在“神”身上,这样的愿望也实现了--------这也是人们不敢想的事之一啊--------我们连想都不敢想,可神却实现了!这对“人心”是何等的震撼呢!?对人类来说,太多太多东西,那都只是娱乐,只是幻想,只是虚构,只是想象,只是小说电影,只是电脑虚拟,只是神话童话,只是心中梦想:只能想,甚至连想都不能、不敢——可对神来说,它们却都实现了,对神来说,那都是“真实”,这就是最大的区别!神真的实现了我们的一切愿望,一切理想--------!!


                而且不只如此,我们的文化体系还达到了世界、宇宙、生命、客观存在、人类人性、一切人心、无限欲望的尽头、终极和最终点。也就是说,我们在追求这样一个效果:就是人类文明再发展100万年,100万亿年,就是人们在心里再走出100万里,100万亿里——人类达到那里时,也还是发现我们早已经在那里等他们很久很久了。人类的文明、科技、能力、法力、情感、欲望无限攀升,发展,升级,飞跃--------质变无数年-------达到那里,却发现我们早就到了——永恒就在那一瞬间!我们不只看当下,我们还“占有”人类的无穷未来--------包括人们“心里”的无限未来,无限想望--------


                 或者用心理学的原理说:除了作品本身的价值之外,它还在满足人们其他很多心理需要和梦想——就类似于追星族对明星的崇拜和替代满足——在人类心理方面具有特殊价值。梵高也代表这样一种精神崇拜,而梵高在这方面是做到了极限:世界上少有人可以再做到。物以稀为贵嘛。人也是以稀为贵。


                 梵高的绘画作品和梵高这个人对人们的心理是这样的价值和意味——我们整个宗教体系也是这样:它能够为人们实现的心愿、理想和心理需要越多、越美、越好——它就会越受欢迎和崇拜。人们只接受适应和满足了他们“心理”和“需要”的东西。或者说,“替”人们实现那些他自己想做而不敢做、想做而做不到、想求而求不得、想有而有不了的那些梦想和欲求,人们就会喜欢它,并且迷恋和崇拜它。

 

                总归,就生命科学的基本结论而言,人类最后也许不受制于 “事实”和“真理”(但这是基础),也几乎不受制于“道理”(理性),而是受制于他的心理和欲望——这是理解和掌握人心的关键。总的也就是明白人类在心里是在要些什么,渴望些什么罢了——而这个难看清吗?“事实”不难看清,只在我们能否不自己迷惑、不遮蔽自己心灵的眼睛。我们不敢看到、不敢正视这些事实吗?

                 可“人心”(人类客观内心)的事实,是世间最根本的事实之一。不是吗?过人类心理这一关吧!这是我们整个我们体系设计的科学依据所在,也是其精华和要点之所在。虽然看起来,我们的文化体系和战略配置是这样“疯狂”:可“理性”是不能理解人类非理性的心理和欲望系统的——而后者恰恰才是人类真正的支配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