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事业梦想五代四大家六朝三杰北宋三大家南宋四大家李唐金陵教育 |
六朝三杰
陆探微南朝宋著名画家。吴县人。据《历代名画记》载,他的绘画作品有五、六十种。他作画笔迹周密,号称“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和唐代吴道子的“疏
体”。他在绘画中运用的锐利挺拔、刚劲有力的线条,被后人誉为:笔迹劲利,如锥刀焉,所“画人物极其妙绝”,“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凛凛若对神明”,
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陆探微在绘画上的另一成就是独创了“一笔划”法,笔势连绵不断,整幅画一气呵成,令人赞不绝口。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4141124.jpg
五代四大家
五代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荆浩、关同、董源、巨然.简称:荆、关、董、巨。他们的画风,从唐朝以来,形成 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成为“唐风”至“宋格”的一大桥梁。明王世贞说:“山水至二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二李系指李思训父子)。五代四大家 之特色;荆浩之画雄伟、深厚、峻拔、坚凝;关同之画雄伟、坚定、峭壁茂密;董源之画下笔雄伟,有崭绝峥嵘之势;巨然之画趋于庄重朴实而沉静。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004172.jpg
荊浩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006972.jpg
关同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007678.jpg
董源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008436.jpg
北宋三大家
北宋三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董源、李成、范宽三大画家。元汤曾说:“六朝至唐初,画者虽多,笔法位置,深得古意。自王 维、张 、毕宏、郑虔之徒出其不意,深造其理。五代荆、关,又别出新意,一洗前习。迨于宋朝董源、李成、范宽三大家鼎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山水格法始备。”他 们确是开创了唐人所未开拓新画风,较为完善了中国山水画、面貌。三大家之特点:董源之画除部分作品雄伟、崭绝峥嵘之势外,大多趋于平淡、天真、朴茂静穆; 范宽有坚凝厚重、雄峻茂墨的特色;李成之画挺拔雄奇,富有变化,惜墨始金,别具一格。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29677.jpg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30846.jpg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31205.jpg
南宋四大家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32301.jpg
李唐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34548.jpg
刘松年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34646.jpg
马远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34377.jpg
夏圭
元四家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35746.jpg>
黃公望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35854.jpg
王蒙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35657.jpg
倪瓒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36351.jpg
吴镇
明四家
明四家(吴门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
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四人中沈周、文征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京山水画的传统;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们南宋院体为法;
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四人各有所长,先后齐名。但除沈周、文征明有师承关系外,唐寅、仇英各有内格。因此“吴门四家”(“明四家”)只是明代
四位成就很高四位不同风格的大家,两并非一个画派之称。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36275.jpg
沈周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36194.jpg>
文征明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37272.jpg
唐寅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0937818.jpg
浙派三大家
浙派三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戴进、吴伟、蓝瑛三位明代画家。是明初绘画派制之一。其代表人物戴进,上承南宋院体画家李 唐、马远、夏娃等画风,善画山水,迹工人物、花卉。因戴进中浙江人,故称这一画派为“浙派”。吴伟亦工山水,为“浙派”的盟主,用笔雄健豪放,纵横自如。 明末蓝瑛为浙派殿军,擅长画山水,花卉,初年秀润,晚年笔力苍劲,学者甚众。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1328101.jpg
戴进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1332538.jpg
吴伟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1334818.jpg
蓝瑛
四大名僧
四大名僧:在中国画史上称“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浙江(弘仁)。四人都擅长山 水画,各有风格。他们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反对摹古,取得创新成就,其特点: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 画,高简幽疏。都自具风裁。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有较大的影响直到近代的吴昌顾、齐白石等画家。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1339407.jpg
石涛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1344750.jpg
朱耷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1347293.jpg
髡残
http://www.sj33.cn/ys/UploadFiles/200611/20061107011353180.jpg
在中国画史上指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弘仁四人。称“新安派”。四人被称为清初“新安四大家”,也称“海阳四大家”。是明末清初山水画流派之一。以安徽歙县人弘仁(渐江)、休宁人查士标、汪之瑞和孙逸为代表。因歙县、休宁、祁门、绩溪、夥县一带古属新安郡,故被称为“新安四家”。弘仁之画,萧疏高简;查士标之画,用笔爽利,气韵荒寒;孙逸之画,闲雅轩畅,蔚然天成;汪之瑞之画,落笔如风雨,四家之画各具特色。
金陵八家
在“新安派”在安徽风行的同时,南京地区也聚集了一批遗民画家,他们遁迹山林,以诗画相唱和,风格虽不尽相同,但有着相近的艺术意趣,其中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八人,被人称为“金陵八家”,龚贤为八家之首,成就最大。
他们从事绘画艺术活动的时间主要在明末天启、崇祯到清初康熙年间,是生产或寄居在金陵的八位画家。他们的特点:不爱摹古之风的影响,且能人人生活经历和大自然环境中得到启示,作品的写实性较强,有着不同程度的创造。他们的画法主要是继承五代、两宋时期的传统。并有所发展和变化。他们大都隐居不仕,往来于江淮之间,以卖画为生。他们又常常聚一在起,以诗文书画相与酬唱。
□ 龚贤(1619-1689),字半千,又字野遗,号柴丈人、半亩,江苏昆山人。早年在外飘泊,晚年隐居南京清凉山,以卖画课徒为生,生活清苦。他工于山水,师法董源、二米、吴镇、沈周,同时注重写生,山水大都写南京一带风光,着意表现丰饶明丽的湖光山色。善于用墨,继承和发展了宋人的“积墨法”,山石树木,大都经多遍勾染皴擦,墨色浓郁,对比强烈,被称为“黑龚”,如南京博物院藏《千岩万壑图》卷。此外,他也有一种被称为“白龚”的画风,全幅纯用干笔淡墨,仅加少量浓色和苔点,显得秀雅、明丽,如故宫博物院藏《木叶丹黄图》轴。直接师承其法者有王概、柳堉等。王概,字安节,浙江秀水人,龚贤弟子,《芥子园画传》主编者,山水用墨浓重,近龚贤。柳堉,字公韩,金陵诸生,就学于龚贤,山水颇得董、巨遗意。
□ 樊圻(1616-1694尚在),字会公,江宁人。山水取法董、巨、黄、王及刘松年,用笔工细,皴法细密,画风清雅。传世代表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柳村渔乐图》卷等。
□ 吴宏,字远度,号西江外史,原籍江西金溪,客居金陵。山水宗法宋元,笔墨劲逸,气势雄阔,画风粗放。故宫博物院藏《江山行旅图》卷等是他的传世代表作。
□ 高岑,字蔚生,杭州人,居江宁。绘画初学同里七处和尚,后以已意行之。山水有粗、细两种面貌,粗笔近沈周,如故宫博物院藏《山水》卷。细笔画常见,如故宫博物院藏《青绿山水图》轴及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松窗飞瀑图》轴等。
□ 邹喆,字方鲁,善山水、花卉。画史记载其画“简淡超逸”,但传世作品却以凝重苍劲取胜,如南京博物院藏《松林僧话图》轴。
□ 叶欣,字荣木,华亭人,寓金陵。山水以布局见长,用笔轻细,墨色清淡。故宫博物院藏有其《锺山图》卷及《山水》册等。
□ 胡慥,字石公,金陵人。工山水、花鸟。山水苍茫浑厚,花鸟则较工整,有宋人意。传世作品较少,故宫博物院藏有《草虫册页》,上海博物馆藏有《溪山隐逸图》扇等。
□ 谢荪,字缃西,溧水人。工山水、花卉。山水多吴门遗意,用笔细秀,如故宫博物院藏《青绿山水》轴;花卉则受陆治影响,故宫博物院藏《荷花》册页为其代表作。
同时称誉金陵画坛的还有以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见长的陈卓、山水有“云间派”遗意的陆□、画山水人物不拘成法的张风等人,姚允在、盛丹、武丹、陈舒等也有时名。
清初六大家
清初六大家(含清四王):在中国画史上指王时敏(烟客)、王鉴(元照)、王翚(石谷)、王原祁(麓台)、以及吴历(渔山)、恽寿平(恽南田)。尤其以“四王”的画风,称盛于清代于画坛。同时,他们都是宫廷画家,提倡师法古人。王时敏为清代画坛之首,王 是他的学生,王鉴和王时敏是同乡,并属亲族。王原祁是王时敏之孙。康熙九年进士,曾供奉内廷,充当画谱总裁宫。这“四五”提倡摹古,笔法超凡,功力极深。吴历和王 同学于王时敏之下,工诗善画,气韵高雅。恽寿平原善画山水,后见王 作品,自感不能驾王之上,而弃山水专攻花卉画。别开生面,名盛一时。他们的画风一直持续到清末,乃至在国初年间仍具影响力。
清末三大家
在中国画指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三人。清代的花鸟画、从乾隆以后,日趋z衰退。在技法上尚能称雄的有任任年、长干勾勒、师古而能创新意。吴昌硕、赵之谦别开近代绘画的新局面,他们致力以金石篆籀入画,又善诗工书,别开蹊径。
扬州八怪
在中国画史上指金农、郑燮、黄慎、李 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八人。因其艺术活动多在杨州、故有“扬州八怪”之称。在中国绘画史著述上不同的版本所指八人略有不同。但就其绘画艺术的特点论述基本一致,“杨州八怪”的特点,在于继承宋、元以来,特别是明代徐渭、陈淳和明末清初的石涛、八大山人等写意的传统,摆脱了画坛上保守派格遵清规戒律的影响,高度发挥了即景写生,即景抒情的创造意志。他们又都擅长书法、文学、印章。因之形成诗、书、画综合艺术的整体,人称“三绝”,为绘画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