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满城区:郭隗故里碑--文/老城

标签:
燕赵大典燕赵博物馆保定府满城郭隗 |
分类: 燕赵档案 |
河北省保定满城区:郭隗故里碑--文/老城
诗曰: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当一个人处于灭顶之灾的环境时,要么沉沦,要么爆发。
燕昭王摆脱治国的困境,靠一人之力是难以完成的。他需要管仲式的人物以定国策,需要军事天才以保卫国家安全。正是在此形势之下,一个人物恰如其时的出现了——郭隗。
我们今天走进河北省保定总督府,郭隗的名字列于榜首。郭隗生卒约为公元前351年-公元前297年,保定满城郭村人。康熙四十六年,满城知县绍兴人张焕立石于郭村,石上镌刻着:周燕昭王贤士郭隗先生故里。
郭隗并非历史上文韬武略的政治家,亦即并非相国的千古榜样而光照史碟。然而,他心胸阔达,虽一时为王师,并不独占君王之宠。“以臣始”,也仅仅是招贤的策略。他给燕昭王讲了千金买骨的故事:侍臣奉命买千里马,却买来马的骨头,后来卖马人相送良马三匹。
春秋战国,人才济济,诸子百家活跃于诸侯各国。千里马是对人才的一种代指,招募贤才几乎成了明君的标准,古称“礼贤下士”。
【背景资料】郭隗(约前351~前297)战国中期燕国(传为今满城郭村)人。燕王哙七年(前314),齐宣王攻破燕国,哙被杀。赵武灵王闻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职从韩国送回燕国。燕昭王元年(前311),职被燕人拥立为王,称燕昭王。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以古人千金 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修筑“黄金台”,昭王尊郭隗为师。此举天下震动,各国贤士争相奔赴燕国,著名的有魏国的乐毅、齐国的邹衍、赵国的剧辛等。昭王在郭隗等人的辅佐下,礼贤下士,与百姓同甘共苦,使燕国日渐富强。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诸国共同伐齐,连破70余城,史谓“昭王中兴”。郭隗逝世后,后人于满城郭村建祠树碑。清康熙四十六年(1781)重修,碑上刻有“周燕昭王贤士郭隗先生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