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乐市:伏羲台--文/老城
(2021-01-19 09:39:46)
标签:
燕赵大典燕赵博物馆新乐伏羲台 |
分类: 燕赵史诗 |
人文始祖:伏羲(2021/1/19)
颠覆性修订本,额要抗疫去了。
河北省新乐市——伏羲台
伏羲!是神一般的存在,我们只有仰望他、崇拜他、供奉他。古代遗留下来的形象,超过了人的形体特征,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人物。伏羲,是福佑社稷的正神,同时也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创世神。现存放在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的镇馆之宝《楚帛书》记录了伏羲的创世神话。古代著名的《伏羲女娲图》是人首蛇身代表性形象,腰际以下以蛇形相缠绕,成为人祖的典型代表。
伏羲!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所谓人文始祖,是他创制了八卦图,让我们有了最原始的符号。而画符代替世间万物,则凝集了千万代人的探索。然而,这一过于神秘的变幻符号,让我们普通人望而怯步;不要说普通人,就是毕其一生研究八卦的学者,也未必研究得通透而让普通人彻底透彻地理解八卦图。
伏羲文化遍布中华大地,影响久远,是从远古洪荒时代进化到古代文明的创世之神。《周易•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这个凝合古来之大成的论断,无任何疑议地传承下来。
八卦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现象,概括为相对应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符号。将天地万事概括其中,奠定了文王周易的基本框架,演义了所有事物的规律。神人也。
符号“—”代表阳,符号“--”代表阴。在八卦图中,三个阳符号叠加,即为“乾”,三个阴符号叠加为“坤”。天地社稷,我们往往用“定乾坤”而法定。
阳符号“—”虽然为地平线,然而,升腾之变化,成为天的代表;
阴符号“--” 仿佛被川流冲开的地平线变化而来。变化——启发了古人的创造欲望。
符号对中国文化多么重要!
简单的符号,演绎风云变幻之无以穷尽,即符号可以代表世间万物之变化,是中国人文之始,也为中国文字的诞生,开创了先河。中国方块字,也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即符号代表世界万千;在此基础上,简单的线条开始变数,逐步完善中国的文字库。
我一直没有学术根据地认为,八卦产生于文字诞生之后,而非文字诞生之前就有了八卦图。因为八卦图比起文字来,太过难以理解,也太难以诞生。然而,我们古人从来就坚定不移地记录着这一伟大的时期,八卦图就是伏羲所作。
我们发出这样的感叹:伏羲!伏羲!
如果说盘古开天辟地是纯粹的神话传说,那么,伏羲则是神人合一的人物。在诸多的历史遗存中,更让我们相信,他是个真实存在的人。
他有生母;有配偶;有子女。
生母华胥氏——生伏羲于甘肃天水。
华胥兜帅梦曾游——宋代书法家米芾的诗书作品《多景楼》第一句诗就说的是伏羲的生母华胥氏,这是远古时代母系社会的人文遗迹。
华胥,亦即华胥氏,故里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杰出的部落女首领,为了部落的生存,带领部族在黄河流域不断迁徙,西至甘肃天水成纪。华山、华夏、中华就和华字紧密相联。
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成纪——古人这样描述伏羲的诞生。
这所谓的成纪,战国时设县。秦朝统一时属于陇西郡,即今甘肃省静宁县刘河村遗址。甘肃天水“羲皇故里”建有伏羲庙,所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成纪县……庖牺所生之处也
妻子——女娲。
子女——青、朱、黄、墨四兄弟。
甘肃天水伏羲庙、河北新乐伏羲台、河南周口淮阳伏羲陵,从出生、成长到死亡,构成了作为人的一生基本脉络。
——伏羲生于成纪,成长运命于新市,葬于淮阳。伏羲台为何在新乐?历代《重修碑记》给出了答案:“而新何以有台,盖帝喾巡游此土,集四方之民,而化导养育之故。”五帝之一的帝喾——尧的父亲,是他发现了野台,号召人们纪念伏羲。伏羲将天地间一切现象赋予阴阳变幻的学说,即一阴一阳为之道。
伏羲台遗址——位于河北省新乐市何家庄。地处东经114°43′40″,北纬38°23′30″,海拔103.5米~51.8米。伏羲台台基周围及周边地带1米多浅表地层到处都有商周、战国、汉代早期灰陶、夹沙灰陶、粗细绳纹、云纹、回纹等纹式瓦当等建筑构件和早期陶制生活器具残片,以及元明清时期的瓷器生活器具残片。
伏羲台——伏羲台遗址,构成了古今文化地带特殊地位。
新乐距离石家庄北二环直线测距35公里。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承载着伏羲文化的主体。那么,伏羲又是如何到新乐的呢?仍旧是水患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伏羲之所以成为神的存在,是他可以坐于葫芦之上,漂泊至此。伏羲台标志就是那两个大葫芦,至今渡黄河仍能作为泳圈使用。
伏羲台演义八卦图而外,伏羲教会了人们种植庄稼、结网捕鱼。既有生活的必须,也出现了人类的初始社会文明。
伏羲并非独自创制八卦,也非一人一神独自在新乐。有六位神仙辅佐,分别是:金提、鸟明、视默、纪通、仲起、阳侯。
六位辅佐伏羲的神仙,分别主宰:化俗、福建、灾恶、中职、海陆、江海,六佐殿即为其祀堂;六佐殿与华胥庙、龙狮殿成为伏羲台的三大建筑。葫芦头、浴儿池、剌孩草的民间传说,构成了“羲台晓日、浴河流红、羲台芳草”之美名,为民众所乐道。 伏羲台传统的庙会年年如期而至,传说农历三月十八是伏羲的生日,作为对人文始祖的崇拜,祭祀活动张扬了人们的夙愿。伏羲台上保存九通明清时期重修伏羲台庙碑,记录了官方认定的信息。吾乡兄陶然先生书撰“一皇始祖万年仰 八卦神图千古迷”,看上去格外亲切,有“他乡遇故知”之感。
据考古发掘,伏羲台附近出土了多件新石器时代的器具。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同期,辉耀着中国古人的智慧,展现古文明的确凿实物之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