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经典 卷首语
(2009-02-23 16:23:38)
标签:
中国书法经典书法史中国书法书法文化 |
分类: 书法经典 |
中国书法经典
古人云:“博于古而宜于今。”我试探着用一种新的方法,以述贤哲之殊能。从而构建通向当代书法文化的一座桥梁,最终要关注的还是当代书法的发展前景,打通经典书法文化与当代书法文化密切相关的途径。文化、文学、艺术、政治、军事等等,其理莫不如此。米罗曾经说,我们加泰隆尼亚人若想跳上天空,我们永远相信必须把两脚扎实地踏在大地上。对经典的漠视与无知,今日的腾飞也是妄想。
我想尽量写得有趣,有点意思,有点新的方法。我所界定的书法史学文化,不是书法史料的罗列,也不是书法人物和法书的考辨,而是书法文化。这所谓的书法文化,注重书家性格趋向与书学的关系;搜寻书家的生活轨迹与书法活动事件的成因;书家所处的历史时代对书学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等等,定名为《中国书法经典》。我选择了其中近50名书家,虽非个个冥间握猪唅蝉,在世间时却也罕言识浅见狭学不足者。文中涉及到了几百著名书法家,也基本涵盖了整个书法文化史,从而构成了我对书法文化史整体的理论框架。
经典系列动工,也是机缘凑巧。数年前在京畿与会,《美文》的副主编穆涛先生让我写随笔,告诉我可以写很长,我就写了《经典的魅力》(后修订为《天下三大行书》)一文。此文被《散文选刊》选载,接着河南美术出版社薛海洋先生打电话,说这组文章作为跋文收入他编的《天下三大行书》之中;我将稿子寄给著名的《书法》杂志主编胡传海先生请教,承蒙抬爱,分期连载了。著名的编辑家杜渐坤先生手书一函,告诉我这组书法史学文化散文收入先生主编的《2007中国年度随笔》中,很快我也见到了样书。《中国书法》主编李刚田先生电告,《这一曲变奏谁人和弦》,在他主编的《中国书法》发表,并嘱咐我要给予首发权。抬举、激励,促使我陆续写了《中国书法经典》系列文章,历时两年半。我特别感谢穆涛、胡传海、李刚田主编先生,也特别感谢编辑家杜渐坤、薛海洋先生。除老友穆涛兄,此外先生们至今尚未谋面,完全是以文衡定去留。这一番抬举,我是要识的。出版过我两本书的百花文艺出版社决定出版经典系列的文字插图版,黄家宝先生多次耐心地与我商量,一并感谢之。
在查阅史籍过程中,疏忽和疏漏在所难免,所谓硬伤亦可能发生,期望方家不吝赐教,今后有机会更正之。
作者于石门
2009-2-23
这是我为将出版的书写的序言,请朋友们帮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