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公有钱帅气顾家依然想离婚

(2025-03-31 15:03:32)
最近有个新名词----婚内微寡,成了很多夫妻的现实写照。80 后夫妻,基本结婚有 20 年左右了,也经常刷到一些段子,无性无爱,同屋不同房,同房不同床,同床不同被,不互动不关注,节日也会一起吃饭,一起旅游,需要一同出席的时候也会配合,在父母和外人面前是恩爱夫妻,实则婚内单身,但又不离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大家的日子不都这么过着吗?可是阿萍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她总觉得自己值得拥有更高品质的婚姻。现在的阿萍,过着别人眼中羡慕的生活,有房,有车,有存款,有公司,有帅气多金忠诚又顾家的老公,有优秀的儿子,又没有婆媳矛盾,这不正是很多女人梦寐以求的完美婚姻吗?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不缺钱,不家暴,不出轨,为什么还觉得不幸福呢?别人眼中的身在福中不知福,老公口中的矫情,她不想买帐。婚姻就像鞋子,无论外表多么光鲜亮丽,只有自己的脚能感知舒不舒服。
阿萍出生于一个小镇人家,邻里和睦,父母勤恳。虽然家境清贫,父母的为人处事,通情达理,从小给了她很好的启示,原生家庭非常圆满。她从小聪明好学,深得老师同学,邻居亲戚的夸赞,虽然 80 年代还是重男轻女的年代,但父母非常开明,对她们姐妹两个疼爱有加。她一直是班里的学霸,为了供妹妹上学她选择了上中专,没有考高中上大学,成了父母对她的亏欠和遗憾,但她从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学历并不代表什么,综合能力才最重要。在四年的中专期间,她已经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专科学历,并继续自考本科。毕业之后做过外贸,货代,幼师,去过青岛,广州,天津,最后选择在上海扎根。
和老公相识于她在上海的第一家公司,他们同在一个部门,由于公司组织圣诞晚会,部门领导找到了她做主持,她又找了老公阿文做搭档,就这样一来二去,产生了爱的火花。恋爱,订婚,结婚,一切水到渠成,两个人都是家里的老大,都很独立,也很努力,遇事理性地沟通,从来没有激烈的矛盾和争吵,双方父母也都是非常通情达理,婚后分别同住几年也没有冲突,因为觉得父母在,可以帮忙做饭,做家务,带孩子,非常知足和感恩。买车,买房,创业,生子,换更好的车,换更大的房,一切顺风顺水,成了令人羡慕的完美夫妻搭档。在合适的年纪选择了合适的城市,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
外人眼中的阿萍,知书达理,独立能干,对邻居朋友也非常热情友好。她一直秉承着幸福是向内索取的个人产物,而不是依附于外在,物质,爱人,婚姻,孩子等任何世俗认为你必须要拥有的东西。虽不小鸟依人,但也不无理取闹;虽不撒娇温柔,但也勤俭持家;虽不贤惠能干,但也潜心教子。外人眼中的阿文,帅气俊秀,温文尔雅,又会赚钱又能顾家,脾气非常好,又能烧一手好菜,周末也陪儿子一起玩。妈妈们一起聚会,对比起来各家的老公,大家都非常羡慕她,觉得她过的是神仙日子。她也是从心底里满足,阳光帅气,无不良嗜好,能赚钱,会做饭,可以让她周末熬夜唱歌追剧,早上做好早饭陪儿子玩好再叫她起床,也会单独给她一整天自己的时间,让她去做美容做身体放松潇洒。
每天早上阿文 6 点半起床,给儿子做好早餐,送儿子去学校,回来 8 点叫阿萍起床,然后吃早餐,开车去公司,路上谈谈工作,生活,孩子。一整天在公司工作上的沟通,基本上微信交流。晚上阿文基本要加班到 9 点多回家。阿萍陪儿子睡前阅读,聊天,哄儿子睡着了,阿萍先睡,因为阿文不知道为什么中年后开始打呼噜,怕影响到老婆。两点一线的生活,少了激情,多了生活的平淡。她倒也不喜欢鲜花电影,不喜欢浪漫惊喜礼物种子类的。只是交流越来越少,同在公司,微信交流,回到家给儿子哄睡期间想起什么,也微信交流,真的是都没两个人面对面说句话的时间了。偶尔三个人一起斗斗地主,玩玩纸牌游戏。想沟通一下,还要等十点多儿子睡下,才有时间,聊着聊着半夜了,第二天还要上班,精疲力尽。貌似风平浪静,实际索然无味。都不记得有多久没有牵手散步了,有多久没有热情拥抱了,有多久没有互相抱着睡去了,又有多久没有亲热了。
经常有文章里写到,一生中会有无数次要离婚的冲动,说实在的,认识 19 年,结婚 16 年,阿萍还真没有这种念头。人无完人,肯定有或这或那的毛病,或这或那的矛盾。一辈子携手的婚姻真的是不容易,没有什么大矛盾,生活的平淡反而成了过不下去的理由,是好日子过多了,无事生非吗?但是如果凑合下去,又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到了孩子不需要哄睡不需要陪的年龄,是不是可以放过彼此,各自去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了?同在屋檐下的理由越来越少,越来越牵强。很多夫妻分房睡,各自有独自的空间,生病了可以有个互相照应,有开心的事可以互相分享,偶尔一起吃个饭,度个假,睡个觉,各自安好,这就是婚姻的意义了吗?也有很多长期异地分居的,一年见面次数有限,这日子是不是更没法过了?
阿萍的想法是,各自优秀的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一定也有办法拥有高品质的精神生活。人短短一生,不能凑合着过,要过自己舒心的日子,她值得拥有更完美的婚姻。
她也试着咨询朋友,心理方面的专家,做各种尝试,比如爱的五种语言的测试。测出来阿文爱的语言是言语肯定,她开始改变自己,坚持每天写感恩日记,感恩老公的各种点滴的付出。阿萍属于精心时光,需要两个人不被打扰的专属时光,不管是散步,一起早餐,谈心,约会都可以。也做过爱的核心模式测试,阿萍属于犹豫型,阿文属于回避型。在好友的安排下,夫妻两个做过一次安慰循环,阿萍再次谈到了对精心时光的需求,最后具体落地为每天 5 分钟的聊天,专注不被打扰。结果因为各种原因,也没有实现。阿文说不喜欢这些条条框框死板的东西,说老婆被测试框住了,掉入测试的套子里了,每天聊什么呢?灵魂吗?大家都不是小年轻了,都老夫老妻了,每天不都在正常交流吗?大眼瞪小眼聊什么呢?每个月还要单独二人约会,儿子放在别人家,有这个必要吗?过日子需要这么矫情吗?
阿萍直接无语了,彻底的颠覆之前的努力,直接否定她的想法和做法,还怎么和这样的人沟通和生活下去呢?缓了一下她说,二人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婚姻也是需要经营的,就像家具,鞋子,不擦会有灰尘,甚至会有痕迹,以后就擦不干净了。他没有任何表态,直接来一句,我困了,睡吧。然后两个人背对背,一张双人床中间隔着一片海,阿萍在床的一边默默流泪,阿文在床的另一边鼾声如雷。那一刻,阿萍完全丧失了对这个人和婚姻的信心,觉得不值得再努力走下去。
她不惧怕离婚,因为她有自己的事业,专业和能力,物质条件不会受影响。孩子呢,也一直她带的比较多,她有信心让儿子理解他。她也不怨恨,因为本是非常相爱的两个人,也没有彼此伤害。她坚信离婚之后两个人依然可以是好朋友,并不是仇人,依然可以各自做好爸爸,好妈妈,一起陪孩子,一起出去玩。一开始大家是在一个赛道和相同的频率的,但是走着走着跑着跑着,大家的频率不同了,一个人想快速跑,更快达到挑战目标,一个人想停下来歇歇,看看沿途的风景,大家都没有错,仅此而已。但是夜深人静,她依然有一丝不甘心,好好的两个人,怎么就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