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奥运——把奥运“烧钞炉”变成了“印钞机”!
(2008-08-16 13:35:16)
标签:
访美趣谈 |
北京的奥运圣火正在熊熊燃烧,每一个炎黄子孙无比激动自豪。
然而,和美国朋友谈奥运,他们总是不以为然,对我们的这种激动无法理解,甚至怀疑我们的神经是否过于“亢奋”。这并不是他们对我们冷淡,事实上就是在他们自家门口办奥运,同样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激动?但是一谈到美国的奥运会是如何操办的时,他们却表现出异常兴奋的情形来。因为在美国,首次把奥运的“烧钞炉”变成了“印钞机”!
过去,美国人对奥运并没有多大兴趣,甚至反对在美国办奥运。为什么?因为奥运是个“烧钞炉”,谁办谁赔钱。如蒙特利尔和莫斯科奥运会就赔得一塌糊涂。蒙特利尔亏损了10亿美元,巨额债务差点让市政府破产,该市用了10多年时间才还清那笔债。莫斯科更是花去90亿美元,没有挣回一分钱。美国人把钱看成是命,尤其是把纳税人的钱看得比命还重。看到办奥运这么烧钱,就把奥运会当成中看不中用的烫手山芋,纷纷敬而远之。
1978年,在申办23届奥运会时,大家都不去申办了,美国的洛杉矶神差鬼使,一不小心就拿到主办权了,因为没有别人申奥。而当洛杉矶拿到主办权后,市民个个愁眉苦脸,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包括市政府官员在内,坚决反对承办奥运会。一个月后,洛杉矶所在地加利福尼亚州全体市民投票,以压倒优势通过了一项不准动用公共资金办奥运会的宪章修正案,作为纳税人,百姓们不愿把税钱花在举办奥运会上,而应把钱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这样,洛杉矶奥运会失去了政府补贴,同时还不能增加纳税人负担,美国法律又禁止发行彩票,财政保障也没有了。
政府不掏钱,这奥运会咋办?把主办权退回去未免太丢面子了。但美国人毕竟是美国人,他们不会吊死在一棵树上。于是,他们提出把奥运会交给市场办,政府不插手,让私人企业去筹资举办的好办法。政府不花钱,也不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市民也就高兴了。
就这样,1979年,一位美国个体户、一位最普通的美国百万富翁——45岁的彼得·尤伯罗斯出任组委会主席。
在美国,尤伯罗斯的确算不上什么大亨,顶多只能算是个普通的百万富翁,经商也平淡。和其他富商大贾不同的是,他曾经是大学水球队的主力,还一度入选美国国家水球队,当然,他还涉足过旅馆和旅游服务业,搞这种事情应该还内行。
尤伯罗斯有着美国人爱冒险的天性,他把自己的企业卖掉,一头扎进奥运经济这一全新的商业领域。一切得从零开始,当时的组委会连起码的办公室和银行帐号都没有。尤伯罗斯自己拿出1万美元,在银行立了户头,又临时租下办公场所。于是,23届奥运会正式开张了。
美国人喜欢白手打天下。如何赚钱?在尤伯罗斯的眼里,奥运会似乎不是一个烧钞的炉子,而是一个处处可以赚钱的“印钞机”。很快,他开出五台“印钞机”,加足马力工作,钞票便哗啦啦地印出来了。请看:
门票——谁看奥运谁掏腰包。一律不赠票,尤伯罗斯甚至放出话来,即使总统来也得自掏腰包买门票。门票最终定价为50-200美元一张,开幕式、闭幕式、各个项目的预赛、决赛,上百万张门票一销而空,收入不菲。
赞助——“谁要出名,谁出大钱”。尤伯罗斯绝招是,小的赞助商不要,赞助商也要“竞争上岗”,即每个行业的赞助商只要一个最大的,出钱最多的当“老大”,诱导众多想立品牌的企业自相竞争,抬高赞助要价。此举大大激化了同类公司之间的竞争。如可口可乐饮料公司出资1260万美元,压过了百事可乐公司而成为老大。事后,一位记者给出了这样一句话:“奥运会还未开始,第一枚金牌就已经诞生了。”这么两下子就筹集到3.85亿美元。
电视转播——“花钱买转播”。以前的奥运电视转播是免费的,随便哪家电视台都可以转播。尤伯罗斯则将电视转播权包装为一项商品,拍卖出售,电视台获得独家转播权,组委会则收到2.8亿美元转播费。
火炬传递——不管圣火不圣火,同样没有免费的午餐。圣火传递按公理数拍卖,谁出钱多,手执火炬传递的里程就长,美国的马路又长又宽,想沾圣火灵气的人同样多如牛毛,这自然又是个赚钱的好途径。
节省成本——“私人奥运会”,当然要竭力压缩各项开支,一是人员精简到极致,尤伯罗斯只组织了200个工作人员,而官办奥运人员大多是浩浩荡荡,如蒙特利尔奥运会就雇佣了2000名工作人员。这么少的人有那么多的活怎么办?美国人有做义工的传统,于是,他先后招募7万多志愿者为大会义务服务;二是设施,尽量避免新建设施,而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甚至连奥运村都没修,那时正值暑期,尤伯罗斯就租借三所大学的宿舍作为奥运村。这样,就把成本大大降下来了。
奇迹终于诞生了!美国人尤伯罗斯改写了奥运的历史,他让奥运会成了一台赚钱机器。事后算帐,除去一切开支,最后盈利2.36亿美元。于是,也就诞生了神奇的奥运经济和体育经济,开创了奥运会的一个新时代。从那以后,奥运会又成了一个香饽饽,大家抢着办。
总结起来,美式奥运在运作方式上有这么四个特点:
第一,美国人在认识上把“奥运当作奥运办”,而不把“奥运当作神秘办”,把奥运会定位为一场体育盛会。
第二,承办主体是私人,创造了市场化动作奥运会的模式。
第三,开源节流,节俭办奥运,把奥运这个“烧钞炉”变成“印钞机”。
第四,政府官员争足了面子,主办人名利双收,老百姓得了实惠。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奥运,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办法。
百年奥运,中华民族梦想成真!有了开始,今后我们还要大办特办奥运,衷心希望中国的尤伯罗斯站出来,为国家担当重任!衷心希望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腰包也能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