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阿兰
作家阿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0
  • 关注人气:5,9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业女性为啥难以规划自己的人生

(2010-04-28 12:09:41)
标签:

文化

    上篇博文说到,我用一张博士文凭换来了两个孩子。有网友好心提醒道,难道我生孩子之前就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吗?我生孩子的时候已经三十二岁了,当时已经拿到了文学硕士学位,又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做了访问学者,孩子就是在回来后的那年暑假有了,而且是两个。谁知好不容易把孩子们带到三岁上了幼儿园,政策忽然又变成必须有博士学位了。我心里这个急呀,更要命的是我还被迫转了教研室。这些都是我在要孩子之前绝对没有想到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呀!

    同样的,很多女大学生在入学前选择的专业,面临毕业时会发现自己可能找不到工作。没办法只好重新返回校园,攻读硕士学位。学生硕士都一大把了,那么身为高校教师就必然升级,继续考博为妙。这样一来,水涨船高,归根到底还是高校扩招带来的祸害。年轻有为的教师们都读博去了,剩下的活儿谁来干呢?除了老教师就是我们这些出不去的落后分子了。本科生教学质量严重下滑,越是在单位卖命的最后越是费力不讨好。博士学位就是金字招牌,以后骨干教师呀,学科带头人呀,课题负责人呀,包括高级职称什么的,就全是别人的。真可谓,一步赶不上,处处赶不上。

    回顾我整个的求学过程,几乎就不敢松劲儿,要不是因为一下子生了两个宝宝,谁会甘心这个时候落伍呀?但如果不生宝宝去拿学位,那又会怎样呢?结果还是跟在别人屁股后头爬,因为大家都是博士学位了,何以见得谁比谁强,谁比谁弱呢?试想,如果我三十二岁的时候不要孩子,而是去考博士,那么先后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等到我捧着金光灿灿的博士学位回来,应该已经三十六七岁了,那时候真的是高龄啦。问题是,作为女性,我仍然需要带孩子,我事业的脚步仍然会慢下来的。这一点,稍微了解现在的幼教和中小学情况的人都很容易明白。也就是说,我拿到了学位也未必就比别人强多少。

    事情好像又说回去了。在高校工作,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事业?个人的事业规划难道只有考博一条路吗?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不光是高考呀,还有我们这些人一生似乎都有考不完的试!考来考去,考到最后自己奔四十去了。然后生个孩子,从胎教开始就进行智力训练,从一出生就设计好让他(她)长大读博的远大目标,然后他的四十岁之前也就被规划好了……真是一代又一代,潮去潮又来啊!我现在怎么这么反感考试?就是因为我从小就被大人和学校规划好了,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大学。最后,大学考上了,也进入了高校工作;单位又要求三十五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考研;研究生学位拿到了,单位又改规定了,四十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考博……怎么什么都让我赶上了?莫非我接受的这番人生规划以后必须重新演绎在下一代身上吗?这是不是很悲哀?

    因为学习好,从小受重视,长大后进入高校,受人尊重,社会地位也比较体面,这条人生的抛物线似乎很顺利。但总有更高的目标在前边招手,更直线的人生在前边守侯,我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条爬虫。爬来爬去,爬到最后,老了。前一段单位有老教师退休,他就非常感慨,在高校工作三十多年,无非是抛了几个大坑,讲了几门课而已,说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心里都灰溜溜的……

    如果我能够选择,真不想让孩子们上学,也不去规划他们的未来,让生命如鲜花般自然绽放,也许他们的人生会更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