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办公室里与英国同事争论叶诗文

(2012-08-07 02:56:00)
标签:

伦敦奥运

英国同事

争论

游泳

叶诗文

索普

叶诗文,一个16岁的中国小丫,一夜蹿红全球。因为她傲人的两块奥运金牌,更因为她鱼雷一样的速度。

为避开奥运的交通拥堵,我们和众多单位一样,上周开始在家工作。在家工作嘛,除了回回邮件,可做的不多。更多时候是盯着屏幕上的奥运直播,看得如同花痴醉鬼一般。可惜好景不长,鉴于奥运交通并不象想象中的那么潮涌,这周又被要求回办公室上班。心里那个恨啊,无异于打落牙齿肚里吞。

一周不见,同事间少不了寒暄。除了传统的天气,奥运是当下最能翻上嘴皮的话题。部门里几十号人,绝大多数英国人,中国人只我一个。众人都恭维我中国厉害,我也学着英国式的夸奖,赞英国本土发挥近乎完美。

这种你好我好的和气很快就被打破。


坐在角落里圆嘟嘟的胖子亚当单刀直入地问
“你怎么看那个中国小姑娘的游泳速度?”
我早料到有人要提这茬。
---很正常,15、6岁发育成长的年纪,敢闯敢拼,能量超乎异常。很多游泳运动员都是这个年龄开始突飞猛进出成绩的,比如澳大利亚的索普。

“可是她把自己的最好成绩一下子提高了5秒多,也太快了”
---不奇怪啊。美国15岁的勒德斯基一个月内将自己最好成绩提升了11秒多,把你们英国800米自由泳的上届冠军阿德灵顿都远远甩在后面,你怎么看?索普自己也说他15岁时成绩提高得飞快。(索普是本次伦敦奥运的游泳嘉宾解说,英国人对他很熟悉)

“但是她比男的游得还快哦”。(他指的是媒体报道叶诗文游得比美国好手罗切特还快)
---这是断章取义。叶诗文仅仅是400混合泳中的自由泳比罗切特快,而不是整个400米。况且罗切特的自由泳是他几个泳姿里最差的,而叶诗文的几种泳姿里自由泳是最好的,不能这么比。如同一般的男子网球运动员跟美国的小威廉姆斯比ACE球,你比得过吗?(感谢上帝,这些天有关叶诗文的报道我基本全都看过,总算还能说在点上)


亚当显然没有料到我会对答如流,有些愣住了。办公室里其他人此时都似乎故意地保持缄默。


该我发问了。
“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人吗?”
---一亿多吧(他说100 million)。
马上有英国同仁纠正是十几亿。

“我们有十三亿人。从这么大基数里找出特例,从来都不奇怪。我们可以找出两米多的姚明打NBA;可以找出臀部结构异于常人的刘翔成为跨栏高手(对不起哦,科技水准太有限的我只能这么不科学地描述刘翔);可以有身体素质比一般东方女性超好的李娜成就法网冠军;也有叶诗文这样的大心脏女孩适合练游泳(我说的对吗?)。我们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在练,能被选入国家队的都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我们有各个级别的体校选拔,最后到国家队的都是尖子。他们训练刻苦得无法想象。加上生物生化的科研水平的提高,加上澳大利亚外教的指导,取得突破并不奇怪”。(我晕,居然没有几个英国同事知道中国游泳这几年在接受澳大利亚教练的指点)
要说怀疑,博尔特百米跑那么快有没人怀疑?菲尔普斯上届奥运拿了8块金牌有没有人质疑?何况叶诗文都通过了最高权威机构的多次检测。”

---可是你们中国游泳好象是突然冒出来的。
“那你们英国男子体操不是也突然冒出来拿了块铜牌吗?”


有那么一会儿,僵在那儿了。
亚当突然话锋一转
---听说叶这样的运动员不用上学读书,将来她怎么办?中国的体育冠军还有退役后去卖菜的?(卖菜的是谁?我记得有搓澡的)

不得不感谢英国媒体,中国负面的东西他们传得向来很快。我很诚实地承认有这样的个例,也提到国家对现在运动员的文化知识也开始重视。

“好了好了,开始干活了。”老板此时出来圆场,散了散了。


和英国人曾经有过两次比较大的争论(有关马桶和狗肉,见相关博文),这次也算一次。不同的是,这次大家都是笑着说,态度上并无挑衅,但我很明白,我这么说了,他们心里未必服气。可是办公室里就我一个中国人,我能不说吗?

英国在发达国家里待久了,他们更关心的是美国这样的盟友,和法国等这样的伙伴。他们对发展中国家关注不多,关注的,也更多是贫穷落后非民主等负面。中国过去象一株草,这些年才有些长成树的姿态,开始在西方人的树林里形成一片可视的绿。对中国、巴西等这样开始冒尖的势力,他们知之甚少,仍是井底蛙的眼光也不足为奇。养尊处优惯了的他们,没有那种奋发向上超越的冲劲。在自己的强势地盘里,忽然冒出别的力量,自然是惊讶外加不习惯。如同哪天有个纯种白人成为百米高手,博尔特们一定也奇怪:你丫的什么种,跑得比我们黑哥还快?

有时很无奈。例如同样是媒体,人家的多年经营已经成名形成信任度,撒谎也能博得不少信任。东方文化讲究含蓄,我们的媒体表达相比更象个嫩伢子。论大众传播方式,我们用的微博仅限于自产自销的影响。而西方普遍流行的脸谱和推特,早已成为能够推波助澜的世界性传播工具。当然我们的确也有过不干净的历史,被人先入为主的印象一时难以消除。


这些年在英国,遇到的类似的争论慢慢多起来。烦。不过想想也是好事。说明我们的力量开始引起关注-哪怕是不友好的关注。十年前二十年前,人家根本不屌你。


我只是一介草民,没有国家战略的海拔,说的只是小家子气的百姓话。我只知道,我并不诋毁人家先进的东西,也不隐瞒我们落后和丑陋的某些阴暗。我或许不去炫耀我妈妈长得多么漂亮,但我厌恶你老在我面前无中生有添油加醋地说我妈妈如何如何。我没有豪情壮志,但我尊重事实懂是非。在我的草根接触面里,我也只能用我朴实的草根语言来表达和辩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