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英国慈善机构“帮助英雄”善款郭美美文化 |
走在初冬的英国街道上,佩戴罂粟花胸针的人们渐多。街上不时见到胸前挎着小箱子售卖胸针的人。他们都来自英国皇家军团的慈善机构,所筹善款用于帮助退役军人及其家庭。街头慈善募捐,在英国司空见惯。
在英国,与酒和足球并举的话题,是公益慈善。街上一不小心就能碰上个游说你募捐的;家门口邮箱里不时能找到号召善捐的信件;慈善商店遍布街巷。还好捐助全凭自愿,绝无死缠烂磨。
英国慈善组织的运作历史悠久,机构数百上千,活动领域渗透和涵盖社会生活各层面。有专门的《慈善法》,慈善机构的注册和监管有严格的法律制度及完备的管理体系为保障。英国社会有普遍的慈善观念和公益捐助行为,一般人都能放心乐捐。整个慈善领域有很强的公信力,绝少有盗挪挥霍善款之丑闻传出。国内红十字会前一段因郭美美事件深陷信任危机一事,英媒没少借机奚落。
少不等于无。一则慈善丑闻让英国慈善事业美名饱受炙烤。
几个利欲熏心的妇人,假借为“帮助英雄”的慈善机构募捐之名,频繁出没于北英格兰体育馆、火车站、音乐厅、酒吧和大型公众集会上。哪儿人多往哪儿钻,利用人们对受伤将士的同情心骗取善款。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大肆敛财,将募集到的45000英镑中饱私囊,直至东窗事发。最后锒铛入狱,被判12至30个月的刑期不等。




从左至右:Jacqueline Newham 57岁,Ellen Grant 45岁,Lydia Cummerson 41岁,Natalia Hornby 39岁

Natilia Hornby的丈夫Robert Hornby, 协同从犯,被轻判四个星期缓期。
图片来自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受骗人群估计数以千计,妇孺童叟概莫能外。善良的人们绝没想到,几位看上去笑容可掬、看似热心公益的中年妇女,居然会是一群自私贪婪、假借慈善募捐之名行骗的鼠辈。捐助者或许并不在意口袋里掏出的零用钢镚,心痛的是自己助人之善心被歹人利用。假装公益骗取善良的行径丢足了英国人的脸面,让享誉多年的英国慈善事业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英国人反应不可谓不激烈。
“地沟里的一群老鼠”
“可耻的女人,还帮助英雄?给英雄舔靴子都不配”
“Lydia Cummerson 在政府机关有着体面的工作,收入颇丰,竟然也参与此等劣行”
“法官瞎了眼,量刑太轻。诅咒她们在服刑时其他囚犯能好好收拾她们”
“利用人们的善心骗取钱财比明着抢劫更让人难以接受”
“不应该让她们坐牢。让她们一直工作,直至还清那骗来的45000英镑为止”
“我从不打女人,但我现在恨不能狂扁这四个可恶的女人”
。。。。。。
丑闻爆出,除了感慨如今世风日下之外,也引发公众对慈善管理的一些质疑。很多人呼吁勿在街上捐助爱心,直接到网站和慈善商店更稳妥和放心。更有呼吁应对英国众多的慈善机构进行清查,需要更严格的监督、更透明公开的运作,以免类似骗局再度发生。英国有古老而完备的慈善法律,慈善事业的先进毋庸置疑,但也需要不断改进和革新,以防被不法之徒利用而使整个事业蒙受损失。
“朋友,你还会给街上慈善募捐的人捐款吗?”--这则网上看似简单的呼吁从此让英国人对街头慈善募捐添了一层疑虑。
走在英国的大街上,不时遇上笑着要你募捐的人。有了“帮助英雄”丑闻,英国人往口袋里掏零钱的动作,从此多了一丝犹豫。经济寒潮久驱不散,道德上的寒风也跟着为虎作伥让人心寒?
在英国,与酒和足球并举的话题,是公益慈善。街上一不小心就能碰上个游说你募捐的;家门口邮箱里不时能找到号召善捐的信件;慈善商店遍布街巷。还好捐助全凭自愿,绝无死缠烂磨。
英国慈善组织的运作历史悠久,机构数百上千,活动领域渗透和涵盖社会生活各层面。有专门的《慈善法》,慈善机构的注册和监管有严格的法律制度及完备的管理体系为保障。英国社会有普遍的慈善观念和公益捐助行为,一般人都能放心乐捐。整个慈善领域有很强的公信力,绝少有盗挪挥霍善款之丑闻传出。国内红十字会前一段因郭美美事件深陷信任危机一事,英媒没少借机奚落。
少不等于无。一则慈善丑闻让英国慈善事业美名饱受炙烤。
几个利欲熏心的妇人,假借为“帮助英雄”的慈善机构募捐之名,频繁出没于北英格兰体育馆、火车站、音乐厅、酒吧和大型公众集会上。哪儿人多往哪儿钻,利用人们对受伤将士的同情心骗取善款。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大肆敛财,将募集到的45000英镑中饱私囊,直至东窗事发。最后锒铛入狱,被判12至30个月的刑期不等。




从左至右:Jacqueline Newham 57岁,Ellen Grant 45岁,Lydia Cummerson 41岁,Natalia Hornby 39岁

Natilia Hornby的丈夫Robert Hornby, 协同从犯,被轻判四个星期缓期。
图片来自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受骗人群估计数以千计,妇孺童叟概莫能外。善良的人们绝没想到,几位看上去笑容可掬、看似热心公益的中年妇女,居然会是一群自私贪婪、假借慈善募捐之名行骗的鼠辈。捐助者或许并不在意口袋里掏出的零用钢镚,心痛的是自己助人之善心被歹人利用。假装公益骗取善良的行径丢足了英国人的脸面,让享誉多年的英国慈善事业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英国人反应不可谓不激烈。
“地沟里的一群老鼠”
“可耻的女人,还帮助英雄?给英雄舔靴子都不配”
“Lydia Cummerson 在政府机关有着体面的工作,收入颇丰,竟然也参与此等劣行”
“法官瞎了眼,量刑太轻。诅咒她们在服刑时其他囚犯能好好收拾她们”
“利用人们的善心骗取钱财比明着抢劫更让人难以接受”
“不应该让她们坐牢。让她们一直工作,直至还清那骗来的45000英镑为止”
“我从不打女人,但我现在恨不能狂扁这四个可恶的女人”
。。。。。。
丑闻爆出,除了感慨如今世风日下之外,也引发公众对慈善管理的一些质疑。很多人呼吁勿在街上捐助爱心,直接到网站和慈善商店更稳妥和放心。更有呼吁应对英国众多的慈善机构进行清查,需要更严格的监督、更透明公开的运作,以免类似骗局再度发生。英国有古老而完备的慈善法律,慈善事业的先进毋庸置疑,但也需要不断改进和革新,以防被不法之徒利用而使整个事业蒙受损失。
“朋友,你还会给街上慈善募捐的人捐款吗?”--这则网上看似简单的呼吁从此让英国人对街头慈善募捐添了一层疑虑。
走在英国的大街上,不时遇上笑着要你募捐的人。有了“帮助英雄”丑闻,英国人往口袋里掏零钱的动作,从此多了一丝犹豫。经济寒潮久驱不散,道德上的寒风也跟着为虎作伥让人心寒?
前一篇:英国买酒查验身份让人哭笑不得
后一篇:英国学校周围禁止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