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前几年写过一篇关于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季先生去世之后,不少媒体的朋友都纷纷问我,这时候采访谁比较合适。我非常明白媒体朋友的意思,他们的采访对象,要和季先生关系紧密,比如说家属、弟子、同事,如此等等。不惟季先生,似乎所有的名人去世,媒体做新闻的套路都是如此。
这当然有道理,关系紧密者,有许多亲炙名人的机会,他们对于名人的了解,是“第一手”的,跟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比起来,自然权威许多。
不过凡事没有绝对,亲朋好友的说辞固然权威,但此时出来说话的人,与其是对死者的纪念,倒不如说是给生者的安慰。好话不妨多说,不好的话绝对不说。如此一来,众多纪念千篇一律也就不足为奇。
众声一律之下的名人,固然可敬,却少了丰富。
名人优点固然多多,缺点大概也有。缺点是否可说?我觉得未必不可,全面的名人,才是真实的名人。何况此时,对于名人来说,赞词不能为之增色,毁词也不能减色。倒是对于后来者,真实才能善辈见贤思齐,使恶辈忌惮。
评论名人去世,关键不在于毁誉,而在于客观。对于历史,应有此从容态度。
有此看来,名人去世,媒体的评论,亲朋好友固然可以,有真知灼见的评论,即使与名人没有什么关系,也未尝不可。应景文章,倒是大可不必。
大浪淘沙,历史对于应景文章,一定没有多少温情可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