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计划北京夏令营专辑之——扬帆踌躇志 逐梦人起航
(2015-08-27 10:56:40)
标签:
扬帆计划暑期夏令营 |
分类: 2015扬帆暑期夏令营 |
“来,看着镜头,笑——”“咔嚓”望着胡阿姨的镜头,我们挂着犹带泪痕的笑容,拍下了在北京的最后一张大合照。站在新浪总部的高楼极目远眺,天,吹着丝丝点点的细雨,地,湿漉漉地无限延伸,似乎要将离别的愁绪带向无尽的远方。此时,我的眼前看到的,不是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的高楼大厦,而是浮现出这次“扬帆计划”北京之旅的点点滴滴……
一抹明黄耀京城,无私关爱透温馨
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一行人提着沉甸甸的行李包,怀揣着喜悦与期待的心情,踏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园。我曾无比地担心忧虑,担心从南方来到北方的水土不服,忧虑即将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种种困难。但是在我见到迎上来的穿着明黄色衣服洋溢着温暖亲切的笑容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的时候,我竟心中一轻,几分坦然,几分庆幸,不再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明明是第一次见面,我却不由地信任他们,想与他们亲近,一同玩耍。之后七天的游学中,“明黄色”的他们每天陪伴着我们,一同吃饭,一同就寝,一同被摄像机框在同一张无限美好的大合照里,一同在偌大的北京城印下跋涉的足迹。哥哥姐姐们在青涩懵懂的我们面前,是榜样,是不凡的谈吐与迷人的魅力;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是我们的朋友,是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给予无私的帮助与关怀,是在每晚交流会的时候,与我们的思想进行激烈碰撞的能言巧辩,是早晚再三的叮嘱,是像孩子一样与我们分享的甜甜的西瓜……但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的他们也会有疲惫不堪的时候,带领我们出行的谨慎小心,一丝不苟,与我们一起跋涉行走的任劳任怨,让他们不得不在中饭时红着眼打着哈欠趴在桌子上放松自己。然而即使是这样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在乘坐地铁时他们从没坐下,从来都是让着我们。七天一闪而过,时光就在他们年轻但却厚重得令人安心的背影里悄悄逝去。
一景一致一世界,一事一物一哲思
于清晨踏着初生的朝阳上路,在落日黄昏散乱的人影中归来,每一日都是在各个景点、大学、馆展的奔波中度过。虽累,但盖不过无法抑制的喜悦与激动。在繁华如梦的颐和园,漫步在九曲回环的长廊里,喧嚣的尘世如青烟一般散去,渐渐透露出隐藏在繁华表面下伤痕累累的真实面目;在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北大清华,流连于古色古香的房檐屋瓦下,彩色琉璃瓦在阳光的映衬下五色生辉,仿佛能看见数百年间积攒的文化内涵在这广阔的天际铺展开来,绵延无际,令我无限陶醉折服;在庄严肃穆的故宫,穿梭于庞大繁复的宫苑城墙间,脚踩凹凸不平的青石板砖,一步一步,小心翼翼,深怕惊动了百年前的游灵;在陈列着奇珍异宝的展馆,屏息凝神,用炽热惊异的目光一寸寸抚摸精制华美的玉器珠宝,不禁为古人精湛的技艺而赞叹;在饱受凌辱的圆明园,穿梭于早已被毁的断壁残垣间,默默地拾起一块无言的石子,想要听它讲述百年前的辉煌与浩劫;在万里绵延的长城,攀行在古代劳动人民用血和汗搭建的石道上,感受清风拂面的清凉舒心,更感受俯视群山的满腔热血……每一处都是一段沧桑难忘的历史,每一物都透着一段古老而传奇的故事。奔波在一个个故事间,仿佛穿梭在历史的年轮,在古老而传奇的境遇里荡涤世俗的灵魂,回归传统的醇厚与自然的清新。
十年求知未明理,一语警醒逐梦人
在北京的七天里,遇见过很多的人,经历过很多的事,或大或小,或印象深刻或微不足道。这些人、事、景,往往会让我们在不经意间获取到或多或少的启发与感悟,从而丰富自己的见解,强大自己的内心,增强自己的底蕴。
让我开始深刻地反省自身、思考人生的,是国家博物馆的讲解员朋朋哥哥。
第一眼见到他,便知是个文化人,戴着眼镜,斯文而儒雅,有种内敛的温润气质。他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们不要将国家博物馆当做一个旅游的景点,也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衡量一个文物的价值,因为我们要了解的,不是文物本身值多少钱,而是要透过这个东西,去了解和研究它背后意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渊源。一个民族,只有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拥有自己的国格,才能兴旺发达,自尊自立。”之前我从没听过这样的言论,他的话让我猛然警醒:作为当代的青少年,我们不应该只将目光停留在表面肤浅浮躁的浮华,而是应该沉下心,用心去感受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去思考今后的何去何从。朋朋哥哥是一位出色的老师,带领我走向一个正确且充满挑战的未来。
时光清浅短暂,美好的记忆早已长留心底,酿造着一罐浓香醇厚的美酒。这次的“扬帆计划”夏令营,给了我一个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机会,教会我要坚持不懈,要用心感悟,用心思考。
阮叔叔曾经说过,我们是他们的骄傲,但他们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榜样!我想是时候扬起拼搏奋斗的风帆,向着那未知的但充满光明和美好的未来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