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扬帆计划江西回访
标签:
转载 |
分类: 实地走访 |
扬帆计划江西回访
回访时间:2015年5月13日周三下午
回访地点: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富山乡玉沙村玉沙小学
回访学校在扬帆计划里的链接:http://yangfanbook.sina.com.cn/school/1988#
回访志愿者:温明煌、刘嘉、卢玉、刘楠
被访者:郑卫星校长、张玉管理员、部分学生
回访前
回访过程回顾篇
(一)学校周边环境
在回访前路上,我们同行的一名南昌本地人说,我们前往的富山乡位于小蓝经济开发区,因为开发规划的原因,应该不至于那么贫困,况且那里距离县中心的莲塘镇也并不远,所以经济以及教育方面应该会比一般的乡村好很多。于是我们怀着相对轻松的心情前往目的地。
图:还在建设中的小蓝经济开发区
(二)学校基本情况
图:志愿者在校门口的合影
刚下车不一会儿,郑卫星校长热情地到门口迎接我们志愿者。一上办公楼,校长就积极地跟我们介绍了图书管理员老师张玉老师、教导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
图:玉沙小学教师风采
办公室里有几张办公桌、四台电脑、一个打印机、几个热水壶、还有一些孩子们体育课的器械,办公桌上放着一些备课本、作业本等,简单但基本的教学器材还是比较齐全的。
据管理员老师介绍,本校共有130名学生,12名老师,其中有1/1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一共收到扬帆计划捐书206本。
(三)图书借阅制度
张老师说:“由于学校简陋,且没有多余的教室来作为图书室,所以在每个年级设立了图书广角。”
图:学校没有图书馆,这是简陋的图书广角
图:图书登记册和借阅册
(四)学校的“软实力”
了解完图书借阅情况后,这时也正好快下课了,郑校长和张老师提出带领我们参观教室及校园。走出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的表彰牌,上面是学校评比出的各方面优秀的学生。
图:学校的“风云人物”表彰牌
图:校长给我们介绍学校情况
(五)学校教学楼
站在办公楼顶楼即二楼,校长说该办公楼也有十多年的历史了,放眼望去,前面是一排简陋的样板组合房,校长说那就是孩子们的上课教室。
图:学校的样板房教室
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下楼,因为我们不敢想象南昌五月炎热的夏天样板房里孩子们怎样求学。看着办公楼及教学样板房挂着的齐全的校训、校规、文明行为规范、安全注意事项牌,有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感觉。
图:学校办公楼楼梯间墙上挂着的的校训
走到样板房前,郑校长心疼地说道:“就在这简陋不堪的样板房教室里孩子们已经呆了两年,曾经因为夏天太热蚊子又多,孩子们中有20多个中暑,政府也出资装了空调,但是原本闷热、空气不流通的的样板房里又增加了潮气,孩子们又不得不忍受潮气的迫害。”管理员张老师补充说:“原本的教学楼因为年代久远至危房后就被迫拆除,好在新的教学楼已经由政府出资建成,今年六月孩子们就可以搬进新教室上课了。”听到这个消息,让我们原本不安的内心得到了些许的慰藉。
图:新建好的教学楼
(六)图书广角及借阅反馈考查
走进“教室”,简陋的教室里除了课桌凳子和几件简单的清扫工具,还有就是墙面上老师们打印的美文和古诗词还有同学们的优秀作业范本,当然最最醒目的就是教室的后门角落里的图书角了,图书角很简单,几张桌子上面放了很多本书,都是扬帆计划捐赠书籍。
图:图书广角处的图书
我们进去时孩子们还围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看书,都不忍打扰。孩子们见我们进去主动热情地打招呼“叔叔好,阿姨好。”“叔叔阿姨好。”非常有礼貌。
管理员和孩子们纷纷说道,学校收到的捐助的书籍种类比较单一,一般都是故事类的。“我们也喜欢看一些十万个为什么还有科学纪实类的书籍。我们就有同学家里买了那种科普书,她都带来学校,我们会一起看,好有趣。”综合他们的回访考察问卷和他们的回复,也都是说学校图书品种单一,大部分都是故事类的,而且一、二年级的图书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写作、阅读书籍也很少,教师辅导资料单一。他们也建议可以多捐些科学类的、文学类的、国学类的书籍,能够让孩子们接收到更多、更全面的文化视野,同时也享受到更多的教育公平。另外校长特别:“由于学校缺少教学器材,所以学校也希望扬帆计划给予学校其他的类似于教辅资料书和体育器材方面的捐助,另外如果捐助航模器械还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当然,校长还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期盼,就是如果偶尔能有志愿者来给孩子们上上一些“有意思的、不同于平时的课”,或者是带着孩子们做做游戏。
图:学生们认真填写回访考察表
(七)待改善的操场与建设好的教学楼
和孩子们交流了一会儿,我们志愿者提出和孩子们在操场上做活动,所谓操场不过是连四周的围墙都是破损不堪的一块大场地,操场地面还是泥土地,小小的操场上只有一个闲置许久的陈旧的连红旗都没有的旗杆,一个小小的篮球场成为了唯一能证明这还是个操场的“物证”。
图:操场四周全景
学校拆除的老教学楼的原址上是新建的新教学楼,一共7间教室,校长承诺,除去六间教室,剩下的那间就作为孩子们的图书馆了,那是标准的48平米的教室,教室宽敞明亮,可是依旧也就只是两面墙上各有着一块小小的黑板,此外再无其他配备的设施。
图:建设好的新教室,简朴但深受学生喜爱
回访活动篇
(一)介绍扬帆计划
操场上,我们志愿者首先跟孩子们介绍了一下扬帆计划。
图:志愿者明煌介绍扬帆计划活动
(二)聊天提问奖明信片
志愿者卢云姐和孩子们聊聊最喜欢看的书籍和生活中最感人的一件事,并奖励上台回答志愿者的问题的学生们志愿者带来的大学校园明信片,用来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学习。
![[转载]扬帆计划江西回访 [转载]扬帆计划江西回访](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卢云姐和孩子们在聊天
(三)书法比拼
然后是志愿者带领孩子们用水墨纸练习书法,孩子们和志愿者合作完成了“祝玉沙小学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扬帆计划”作品。
![[转载]扬帆计划江西回访 [转载]扬帆计划江西回访](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志愿者小嘉哥和孩子们一起练习书法
(四)武术操时间
![[转载]扬帆计划江西回访 [转载]扬帆计划江西回访](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练了几节“武术操”
孩子们和志愿者玩得很开心,校长说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经常回去看望孩子们,陪孩子们一起做做游戏,孩子们每天循环不断学习那些必考科目,业余生活极其单调,校长还说孩子们深刻理解孩子们有时候的厌学情绪,因为日复一日地学习课本知识,极度缺乏业余活动,我们的到来让孩子们非常喜悦。
![[转载]扬帆计划江西回访 [转载]扬帆计划江西回访](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学校的厕所都有十多年的历史
回访结束感想篇
活动结束,校长尴尬地说道,当地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在开发了,所以四周都已经规划建设得很不错了,但是玉沙小学一直以来的状态就像是“生活在富人堆里的穷民窟”,而办公楼前简陋的样板房教室就像是一个“牛栏”,我们都觉得校长说得毫不夸张,这正是真实的写照。据校长介绍,当年的老百姓被迫被征收了土地,有的人选择勤劳务工,有的人选择艰难创业,有的人却选择坐吃山空,长此以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也间接地导致了玉沙小学现在的状态。现在玉沙小学更加尴尬的现状是政府有将近10亩的地皮给小学用于建设新学校,但是政府又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新学校的建设,另外教育局方面又提出并校方案,但是又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对,因为玉沙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学校,一直以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但家长又由于学校教学硬件太差而选择让孩子转学,使得学校学生数量越来越少,导致了学校现在尴尬的境地。
临走时,校长还介绍了那位给玉沙小学守了30多年的老守门大爷,现在已经80多岁了,守不动门了,新的年轻的守门大爷来了,但是老大爷依旧生活在玉沙小学,默默地守护着它。我们不知道玉沙小学的最终命运会是怎样,但衷心希望扬帆计划下一步还能为玉沙小学捐助一些孩子们需要的器材和书籍,孩子们也可以享受到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也愿意和老守门大爷和年轻守门大爷一起为玉沙小学默默守护着,希望可以越来越好。
图:校门口志愿者和校长及管理员的合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