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小人后君子

(2007-12-23 13:16:39)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扬帆思考

 

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可以看出在明代我国的教育就已经因材施教,注意研究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心理影响了。

 

经过时代的变迁。但是我国的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里依然存在着知识营养单一的“填鸭式教学”。

为什么呢?

扬帆计划项目组经过实地走访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学校了解到,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制约,如:交通、师资、思想意识、教学大纲要求等等原因,那里的孩子们可以接受到的知识面很窄。

 

虽说国家已经在我国农村教育上投入了巨额的资金来改善教育环境和教育的硬件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薪金待遇。但是要提高农村孩子们的知识结构还是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和关注。

 

作为个人如何帮助到这些贫困地区学校里的孩子们呢?

如何利用我们个人的能力让他们可以象城市里的孩子们一样吸收到全面的教育营养。

 

我们一定会想到为他们捐书。

的确,捐书是最便捷和最直接的援助方式了。

在一些媒体报道中常常看到很多的爱心捐书活动。而且网友们也都很积极踊跃尽自己的一份爱心。

 

可是,我们在实地走访中也见到了一些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某些个别学校把那些来自城市里捐助的图书都锁在书柜里,不给孩子们读,任由这些书静静地被尘封。

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如何才能把捐书做到实处,而不是一厢情愿。虽说一本书的价钱对于我们生活在城里的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绝不是十几块钱的问题。它是大家为贫困地区的教育提供的一份爱心。

 

如何选择捐助学校和如何监管图书的充分利用是我们要静下来仔细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一直说“先小人后君子”,看来在公益事业上也可以借鉴。

前期和一些将要捐助的学校多沟通,制定一些合理的条款,相互制约,这件事才可以做的长久。

对待捐助社会上有两种意见:一是不求回报,二是有所图。

扬帆计划一定是第二种情况。

我们图什么?

我们图的是:我们做的每一步都可以真正产生作用,真正可以启迪贫困偏远农村孩子们的意识,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

把募集到的爱心资源盲目地“运”到贫困地区,充当“爱心物资速递”,是我们极力避免的。

扬帆计划项目组会经过严谨思考和权衡才会去实施每一步爱心活动。“先小人后君子”也许不符合一些常规的捐助心理,但是它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扶贫助学”圈期待您的加入,期待您为扬帆计划献计献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