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扬帆计划电脑互联网农村教育扶贫助学 |
分类: 2007—2009扬帆回顾 |
在当今社会中,电脑是和我们的学习、工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在十年前,会用电脑可以看做是一门让人羡慕的能力,
现在熟练运用电脑已经是我们必备的生存条件之一。
虽然互联网发展历史并不长,
但是它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提高了工作效率,
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但是同时在互联网上也衍生了很多不良的资讯,象病毒一样迅速蔓延。
贫困山区里的学生们,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所学到的知识面很窄,
再加上交通等客观因素,他们对于大山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
他们的眼界很闭塞,严重制约着他们将来的发展。
目前在城市里的学生们,
他们对于电脑的了解和运用已经相当的熟练,
因为在城市里的中学生都有微机课,
并且在中考时有分值为10分的“信息技术”的考试科目。
但是很多家长和学校对于互联网都持有很保守的态度,
普遍认为那是“洪水猛兽”尽量避免孩子们去接触。
实际上家长和学校如果可以充分利用“绿色软件”过滤掉不良的资讯,
学生们是完全可以安全地在网络的海洋里吸收到更多的知识营养。
我们决不可以“因噎废食”,要加以疏导,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
近两年来,在不少贫困山区,
国家为中学配备了最新的电脑和远程教育设备,
越是西部越是贫困的山区中学 ,国家的投资力度越大越直接,
甚至这让很多中部较贫困地区的中学 望尘莫及,
网络运营商也可以很方便地接通网络。
但是我们在这些学校里看到的大都是痛心的一幕:
不少先进的电脑设备被严密地保管,成为摆设,
有的干脆就根本没开封!电脑机房变成电脑库房。
究其原因是在贫困山区里的中考没有“信息技术”这门课!
再加上有一些学校也因无力去承担高额的上网费,
让利用互联网资源成为奢望。
通过今年的两次扬帆计划的电脑课,我们一方面看到这些来自贫困山区里的孩子们对于电脑、网络的渴望,一方面又看到他们很大一部分完全不了解电脑和网络、不会输入汉字,甚至连开机都不会。对于没有去过他们家乡的人来说,还以为他们的学校没有装备电脑,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我们先抛开还没有装备上电脑的学校不谈,下面这些照片是我们今年在寻访某中西部省的几所乡村中学时拍摄的,确切地讲,电脑非常整齐地摆设在各个学校的电教室中。
仔细读读下面这些挂在机房里的电脑管理制度,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不得如何”、“否则罚款”以外,几乎没有“应该如何”的规定。在贫困地区,电脑是国家买的、是省里买的,学校的责任是怎么保证防止丢失和损伤,至于怎样更有效地组织设备的应用,那实在不是关键问题。
我们真是需要认真思考一下:
如何让贫困山区里的学生们更合理地利用电脑和互联网资源,
如何让国家在农村电脑教育方面投入的巨资能够收到更好的成效,
拉近城市和他们的距离,提升孩子们的眼界,
为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打通一条网络通道。
期待您的建议!
让我们共同为贫困山区里的孩子们提供援助!
前一篇:十分感谢关心扬帆计划的热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