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今日召开,A股全日触底回升。沪指平开后迅速翻绿,盘中低见3061点,随着新能源、低碳等概念股走强,沪指不久企稳回升。尾盘时,权重股崛起,推动大盘持续上攻,到收盘时,沪指涨0.78%报3097点。截止收盘,沪指报3097点,上涨23.90点,涨幅0.78%,成交1365.22亿元;深成指报12612.69点,上涨63.78点,涨幅0.51%,成交1028.47亿元。
   今天兴业银行发布年报,每股利润2.66元,每股净资产12元不到一点,按今天的收盘价35.65元来算,市赢率只有13.4倍,市净率只有3倍.
  
相信去年很多银行的业绩都会不错,一般的银行市盈率都应该在15倍上下,市净率在2.5-3.5倍之间.看上去都很美.
  
从短期看银行好象被低估了,但实际上大多中国银行价值被严重高估.
  
花旗集团现在估计值200多亿美元,最低的时候,只有60亿美元.而兴业银行市值也有250亿美元.很多人说中国银行在成长中.银行都能赶超花旗.这可能吗,显然是胡说八道.
  
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国内银行业绩这么好,说他们高估了.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中国国内银行的利差过大,正常情况都超过2%,而国外的利差最小的时候可能只有0.2%.所以国外大多数利润大头是中间业务.而国内银行的主要收入就是利差收入.
  
这种情况在全球化过程中基本要被抹平,这么高的利差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所以如果利差一但下降,那么利润增长将不能持续.
  
而且今年一旦出现非对称加息,比如多加存款利息,少加贷款利息,那么银行利润难以成长.
  
而更危险的是大多银行疯狂贷款给地方政府,他们觉得贷款给地方政府的投资公司一定不会成为坏帐.但是这可不是肯定的事.
  
因为房价涉及到社会稳定,难说中央政府不会为了社会稳定控制房价,那么难免有地方政府可能会破产.因为地价是地方政府收入的大头.
  
因此短期来看银行可能由于看起来被低估,加上股指期货因素会涨,但长期来看,会由于银行股流通的增加和银行利润的下降走到合理的价值区间,1.2-2倍的市净率.
  
中长期来看,只有招商银行这种信贷扩张控制合理,主抓个人贷款,和中间业务的银行能够维持长期的稳定增长.其他银行看上去都很美,但能不能活个二十年都难说.
   手中股票继续持有.观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