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居之日

(2016-05-20 16:25:54)
分类: 伊朗之行

清晨离开亚兹德,向设拉子进发。


乡居之日
亚兹德的出城之路

早上的空气清冷、干燥,出城的环形公路挂满伊朗的国旗。


乡居之日
路边的小镇


      一旦离开亚兹德,便是茫茫荒原。


乡居之日
白雪相伴

天很蓝,但狂风将干干的雪粒撒满天空,像一层雾。二月的伊朗中部,大地银装素裹,一片苍茫。


乡居之日
银装素裹

乡居之日
前往设拉子的路

一路穿村过镇,向南进发,气温也逐渐上升。山上的雪也渐少。黄昏时分,我们赶到了要留宿的小村庄。


乡居之日
主家大儿子

接待我们的这户乡村人家与村里其他家没有区别,一样的贫穷、家徒四壁,只是主家的两个儿子头脑比较灵活,搞起了伊朗的Airbnb


乡居之日
主家二儿子

乡居之日
主人家的儿童

我们在那间既是客厅,又是主人卧房的陋室席地而坐。廉价的波斯地毯,将我们与潮寒的泥地隔开,石膏墙面当天刷成了绿色,如今已斑驳不堪。


乡居之日
方队长、奶孙二人

乡居之日
白头发的教授在抽水烟

我们围着煤油炉,和主家祖孙三代一起,喝着红茶,抽着水烟聊天。


乡居之日
阿里在翻译

由于语言的障碍,忙坏了翻译阿里,他不停地解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后来村长听说“海外来人”了,也跑来和我们共享水烟,聊天打坐。


乡居之日
村长、教授、主任

乡居之日
家庭照片

乡居之日
来这住过的欧洲人和日本人

乡居之日
家里当兵的亲戚

乡居之日
我们的晚餐

我们觉得会吃不惯主家的饭,于是大家到那间客房兼厨房、餐厅的屋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炒了几个菜就着大饼,将塑料布在地毯上一铺,就开席了。

屋里没有暖气,点了一个烧煤气的暖炉,我们将就着席地而坐,喝着冰凉的饮料。大家依然兴致勃勃地在偏远的伊朗乡村,边聊着吃着这顿特别的晚餐。


乡居之日
晚餐后女主人带着俩儿媳抽水烟

晚饭之后,伊朗乡村的夜生活开始了。

院子里男女分开,家中女性在女主人的带领下,和几个儿媳凑在一起抽水烟,而且是大家共享一副水烟袋,轮流对着嘴吸食。


乡居之日
院里的篝火晚会

乡居之日
男人凑一堆

我们这些外来的宾客加上翻译导游和家中的所有男性,则点起篝火,喝红茶、抽烟、聊天、唱歌,中国歌曲和伊朗民歌交互传唱,大家情绪一上来,就开始跳起来了。


乡居之日
女人凑一堆

乡居之日
篝火晚会进入高潮

乡居之日
化妆舞会开始

我们的女伴们要学伊朗民族舞,该户的男主人,为达到最佳效果,特意在没有路灯的夜晚,跑到村中去借伊朗节日才穿的传统服装,给我们的女团员们换上,此时篝火晚会改成了舞会,大家一直玩到深夜。


乡居之日
跳起来

乡居之日
民族服装

乡居之日
开跳

乡居之日
地铺

夜里我们就在那间厨房兼餐厅的屋里打地铺睡觉,由于害怕煤气中毒,我们熄灭了煤油暖炉。于是就在零下十多度的冰冷房内睡下,最艰难的是夜里去户外院上厕所,冷的全身打颤,这让我想起电影《卡桑德拉大桥》中哈里森医生对索菲亚·罗兰说的那句经典台词:“现在让我脱裤子,恐怕会着凉。”


乡居之日
昨晚篝火晚会的小院

乡居之日
村里的黎明

清晨,我在鸡鸣狗叫中醒来。在清凉的风中,我上村头的山丘,眺望远方的山峦,发现村边也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回村一打听,那边荒芜的林中有一处泉眼,大家一致同意去看看。


乡居之日
从山坡上眺望

乡居之日
我们住的小院(门口停着旅行车)

乡居之日
村里的服装店

乡居之日
进入村后的大山

乡居之日
山里的路灯杆上挂着两伊战争中牺牲的村里年轻人

我们驱车上山,进入大山的深处,看见山中的路灯杆上,挂着许多年轻人的肖像,户东老二介绍说这是村中在两伊战争上前线战死的烈士。


乡居之日
山里的这眼泉水,养育了这个村庄

乡居之日
也正是这泉水,浇灌了这片树林

乡居之日
山头有废弃的城堡

乡居之日
住家老二眺望家乡

我们找到了山中的那处泉眼,水流湍急。登高远望,发觉正是这眼泉水灌溉了这片树林和养育了山脚下村庄的村民。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眼泉水,这片山上伊朗的古代就有城堡。穿着伊朗灯笼裤的房东老二,一边指着城堡的遗迹,一边讲着这里的传说,引起我们对这片土地产生遐想和敬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